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賽博智能團隊基于自研的遙感智能解譯基礎模型,聯合中科邊緣智慧信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突破了基礎模型輕量化等關鍵技術,實現了遙感基礎模型的高時效靈活部署,提供了數據、模型、平臺、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隨著空天信息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基礎模型已成為遙感智能解譯領域的有效解決方案。然而,遙感單幅影像幅寬大、基礎模型參數規模大,導致推理速度與應用場景較為受限。以遙感影像分割任務為例,在單張圖形處理卡上,利用基礎模型處理一景50公里×50公里幅寬的遙感影像,推理耗時一般為小時級,難以滿足實際應用中數據快速處理的需求。
“空天·靈犀” 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集成了遙感多模態數據、輕量化基礎模型、智能解譯軟件系統,具有多任務高精度、模型高效訓練推理、低成本靈活部署及自主創新四大核心特色。
在多任務高精度方面,模型支持包含地物要素提取、區域變化檢測等9大類36子類下游任務,多任務平均精度較經典網絡模型提升6%~12%。在模型高效訓練推理方面,一體機內嵌模型微調技術,僅需更新不到5%的訓練參數即可實現同等效果,在昇騰環境下推理速度可提升3.5倍。在靈活自主部署方面,相較于大參數量模型通常部署在高算力、高功耗的大型服務器,“空天·靈犀”可在星載、機載、車載等多個邊緣場景低成本靈活部署。在自主創新方面,一體機適配了昇騰AI環境與昇思MindSpore框架,實現了軟硬一體的自主創新。
“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搭載的高精度、高時效輕量化基礎模型,能夠在自然資源、交通住建、農林牧漁、應急救災及水利等國民經濟多行業實現要素精細分類、實景三維重建、地物廣域搜索等多任務應用,有效提高遙感數據服務能力。以復雜環境下地物要素分類為例,模型實現了數十類典型要素的精細化自動分類,部分可細化至子類,如水生耕地、旱耕地、工業建筑、低矮住宅、商業建筑、城市道路、鄉村道路等,精度較傳統模式提升20%以上,單幅影像處理耗時大幅降至分鐘級。
未來,基于昇騰AI的“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將不斷迭代,為進一步推動遙感智能解譯技術的發展,幫助更多行業應用提供全新的解決方案持續努力。
云南騰沖,一個鐵血又柔情的極邊之地,歷朝歷代都有重兵把守。這里有火山、密林、溫泉、古鎮,也是旅行愛好者的樂園。2023年冬天,88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和他的老朋友、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等人又一次來......
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在6月14日召開的中國遙感應用協會2024年年會上,中山大學與武漢大學聯合參與的“我國衛星遙感在極地科考中取得重大成果”入選“2023年度遙感領域十大事件”,并排在首位。“2023......
4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定量遙感專業委員會(定量遙感專委會)主辦,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懷來遙感綜合試驗站承辦的2024年遙感地面觀測聯盟年會在......
3月27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和哈薩克斯坦阿拉法拉比國立大學共建的中哈遙感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舉行揭牌儀式。2023年5月19日,新疆生地所與阿拉法拉比國立大學在哈薩......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賽博智能團隊基于自研的遙感智能解譯基礎模型,聯合中科邊緣智慧信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突破了基礎模型輕量化等關鍵技術,實現了......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賽博智能團隊基于自研的遙感智能解譯基礎模型,聯合中科邊緣智慧信息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共同發布“空天·靈犀”遙感智能訓推一體機,突破了基礎模型輕量化等關鍵技術,實現了......
9月20日,第二屆無人機遙感比測活動在江西共青城啟幕。活動旨在通過以測代引方式,深化集技術比武、學術研討、產業對接的三位一體平臺,推動無人機遙感技術創新發展。遙感技術作為觀測地球、認知地球、解決重大全......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聯合國衛星中心15日在其官網發布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李熙團隊利用夜光遙感評估土敘地震的報告,并在歐盟委員會與聯合國共同運營的全球災害和警報協調系統同時發布了該報告。李熙16日受訪時介......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牽頭,聯合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圖數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與德國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共同申請,成功獲得遙感數據融合大賽(DataFusionContest,D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