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新一期《自然》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稱,壽命受母系遺傳影響更大,因為線粒體中的一些基因變異會影響后代壽命,而線粒體基因組只屬于母系遺傳。
這項研究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研究人員共同完成。他們通過動物實驗發現,如果在雌性實驗鼠的線粒體DNA中誘發一些特定的基因變異,它們的后代平均壽命僅為45周左右,比正常雌鼠后代少活約10周。此外,這些有遺傳缺陷的實驗鼠還出現了腦損傷、運動功能障礙等衰老加速的癥狀。
研究人員解釋說,線粒體是細胞中的“動力工廠”,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動力和場所,一般認為線粒體損傷與衰老之間有密切關系。而線粒體擁有獨立于細胞核的遺傳物質,只通過母系遺傳。
參與研究的拉爾森教授說,線粒體中的一些基因變異會逐漸削弱其為細胞提供能量的能力,雖然衰老有著錯綜復雜的原因,但線粒體損傷的不斷積累無疑是與之相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新研究再次證明了這一點。
研究人員說,他們將進一步研究影響人類壽命的線粒體基因變異,并據此探索延緩衰老的方法。
描述疾病相關細胞的空間分布對于理解疾病病理學至關重要。近日,西湖大學楊劍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Spatiallyresolvedmappingofcellsassociatedwithhum......
在植物的奇妙世界里,油茶作為重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植物,有著超2300年的栽培歷史,其用途廣泛,在全球糧食危機的大背景下愈發受到關注。攸茶(Camelliameiocarpa Hu)是其中一員,......
研究背景在廣袤的農田里,有一種害蟲正悄無聲息地威脅著農作物的生長,它就是粘蟲(Mythimnaseparata)。粘蟲堪稱農業界的“破壞大王”,憑借著強大的遷飛能力和不挑食的習性,所到之處,水稻、玉米......
雜種壞死是一種在植物雜交后代中常見的遺傳不親和現象,表現為葉片壞死、生長遲緩和不育等癥狀。雜種壞死的發生嚴重阻礙了優良性狀的聚合,限制了新品種的培育。早在一百年前,育種家便發現了小麥中的雜種壞死現象,......
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所趙久然/王鳳格團隊在國際著名植物學期刊《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Insightsintothegenomicdiv......
3月8日,“上海嘉定”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上海安亭經濟發展中心與華興線粒體生命科學(上海)有限公司合作日前簽約,總投資約16億元的線粒體再生醫療領域項目“華興線粒體安亭項目”落地寶安公路相關地塊。該......
別人家的沉甸甸的果實都朝下長,嬌艷的辣椒為什么“朝天”長?辣椒為什么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進化道路?科學家認為,搞清楚辣椒演化中的秘密,有助于推動辣椒品種的遺傳改良。2月22日,《自然—植物》(Natu......
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悉,該院葉文秀研究員和郭立研究員團隊繪制了全球首個涵蓋葡萄屬的歐亞、北美和東亞世界三大種群的72個葡萄種質材料的單倍型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從而揭示葡萄屬豐富遺傳......
在生命科學的廣袤領域中,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GWAS)宛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探索遺傳變異與健康、疾病關系的道路。想象一下,若能整合全球各機構的基因......
近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團隊在《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Product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組裝了無患子的染色體級別高質量基因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