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悉,該院葉文秀研究員和郭立研究員團隊繪制了全球首個涵蓋葡萄屬的歐亞、北美和東亞世界三大種群的72個葡萄種質材料的單倍型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從而揭示葡萄屬豐富遺傳多樣性和雜交歷史。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遺傳學》上。
據了解,葡萄科是一個大家庭,包含了白粉藤屬、爬山虎屬、葡萄屬等12個不同的“屬”。而人類日常吃的葡萄,就屬于葡萄科葡萄屬植物。葉文秀介紹,泛基因組是指一個物種中所有個體的基因組信息的集合,相關研究在現代基因組學中占據重要地位。《自然·遺傳學》雜志認為,上述圖譜的繪制,將是葡萄科研領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該團隊還挖掘到葡萄霜霉病抗性相關遺傳變異和抗病基因,此舉將加速葡萄精準分子育種,開啟葡萄種質創新和利用新時代。
葡萄作為最古老的馴化作物之一,其漫長的持續馴化和多年的育種改良導致現代葡萄品種的遺傳多樣性縮小和抗性丟失,使其易受病蟲、逆境等各種不利條件的影響。郭立表示,近年來,北美葡萄泛基因組和歐洲葡萄泛基因組相繼面世,野生葡萄以其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和超強的抗性基因再次受到關注。研究團隊認為,如何構建涵蓋整個葡萄屬的泛基因組,將成為了解葡萄遺傳多樣性、開展功能基因組學研究、識別隱性遺傳特性以及葡萄精準改良的關鍵資源。
該研究提供了迄今最全面的葡萄屬基因組資源,有助于全面解析葡萄基因組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從而高效發掘并利用葡萄特別是野生葡萄種中的優異基因。研究團隊對葡萄屬遺傳多樣性和重要農藝性狀形成機制的深入探索,為未來培育超級葡萄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的思路。
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悉,該院葉文秀研究員和郭立研究員團隊繪制了全球首個涵蓋葡萄屬的歐亞、北美和東亞世界三大種群的72個葡萄種質材料的單倍型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從而揭示葡萄屬豐富遺傳......
2月26日,記者從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獲悉,該院葉文秀研究員和郭立研究員團隊繪制了全球首個涵蓋葡萄屬的歐亞、北美和東亞世界三大種群的72個葡萄種質材料的單倍型超級泛基因組圖譜,從而揭示葡萄屬豐富遺傳......
在生命科學的廣袤領域中,基因組關聯研究(Genome-WideAssociationStudies,GWAS)宛如一座燈塔,照亮了探索遺傳變異與健康、疾病關系的道路。想象一下,若能整合全球各機構的基因......
2025年2月20日,西新英格蘭大學(WNE)在《Foods》雜志上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長期食用葡萄對肌肉健康的顯著影響。研究表明,葡萄攝入可以改變肌肉中的基因表達,為維持肌肉質量和功能提供了一種......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劉揚課題組在國際植物學領域著名期刊PlantCell在線發表了題為VvFHY3linksauxinand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toregulategra......
近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林木種質資源研究團隊在《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Products)上發表了研究論文。該研究組裝了無患子的染色體級別高質量基因組......
2月8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張龍超研究員、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研究所劉娣研究員、重慶市畜牧科學院王金勇研究員、岳麓山實驗室印遇龍院士、四川農業大學李明洲教授聯合發布消息,國際首個豬T2......
在沙漠和旱地中,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土壤結皮被稱為“沙漠皮膚”,其在維持土壤健康、減少侵蝕、促進養分循環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綠藻(特指片球藻屬綠藻)就是土壤結皮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因其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如冰......
近日,一項發表于《自然-通訊》的研究發現,攜帶人源化蛋白NOVA1變體的小鼠發出的叫聲比野生型小鼠更復雜。該研究有望為找到影響人類語言能力演化的關鍵基因提供更多線索。人類何時以及如何獲得言語所需的大腦......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