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嫦娥六號探測器的官方新媒體號發布信息表示,來自月球的“神秘包裹”正在運輸中,運輸進度已超70%。
昨天晚上7時,嫦娥六號探測器又在新媒體號上發了這么一條消息:“聽說今天四子王旗的天很藍、云很白還有一群可愛的人等小六回家”,并配了藍天白云和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嫦娥六號是5月3日發射的,按照發射時所說的整個采樣返回任務共53天的周期來看,很快,嫦娥六號就要回到地面了,我們期盼“嫦娥”旅途一切順利,希望“嫦娥”從月球背面帶回的土壤。能為人類更大程度地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深空測控網,引領嫦娥六號回家
當前,搭載月壤樣本的嫦娥六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在經過多次軌道調整后,正在返回地球的路上。作為此次任務測控系統的主體部分,我國深空測控網持續為任務提供穩定測控支持,一路引領嫦娥六號回家。
當前,嫦娥六號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喀什深空站、青島測控站等站點組成的深空測控網持續接收、記錄探測器遙測及數傳數據、實施上行遙控、軌道測算以及干涉測量原始數據的采集記錄與傳輸等工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張云亮:軌返組合體距離地球越來越近,崗位人員嚴密監視設備狀態調整,及時調整設備參數,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態。
在此前嫦娥六號的月面著陸、月背采樣、月面起飛等關鍵任務環節,深空測控系統借助鵲橋二號中繼星實現測控工作。由于探測器構成復雜、關鍵任務節點密集,怎樣協調好測控資源,是科技人員必須面臨的問題。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彭鑫:為確保設備滿負荷狀態下的可靠運行,我們加強設備巡檢維護,合理安排任務排班,加強設備維護保養,共同配合完成了嫦娥六號著陸器整個月面工作連續不間斷,順利完成月面采樣工作。
不同于衛星的測控工作,深空測控的任務弧段往往長達幾個小時,扎根在祖國邊陲的科技人員任務階段24小時值班,晝夜堅守在護送“嫦娥”回家的崗位上。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深空站 彭鑫:我們可以說是離“嫦娥”最近的人,無論是遙控發令還是接收遙測數傳數據,都感覺“嫦娥”是在跟我們對話一樣。我們將高標準維護好設備運行狀態,守護好“嫦娥”的回家路。
觀風測雨,為嫦娥六號回收提供氣象保障
為了迎接嫦娥六號返回器著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分隊提前一個月進駐四子王旗著陸場,為任務提供氣象保障。
6月21日、22日,四子王旗著陸場持續大風伴有揚沙,瞬時風速最大達到16米每秒。這樣的強對流天氣,給嫦娥六號返回任務前期準備帶來了較大影響。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康林:四子王旗是北邊低南邊高,這就導致了夏季強對流天氣的發生頻率要高很多,再疊加上高空的冷空氣系統,它是一個異常活躍的狀態。
據氣象室統計,本月四子王旗著陸場已經出現16次降水和13次大風過程。如果返回器著陸時出現大風或短時強降水,空中分隊直升機很可能無法起飛實施搜索救援,地面分隊很可能因道路沖毀無法快速到達著陸點。為了提供更加精準的氣象保障,氣象分隊整理匯總了近十年700多萬條氣象數據,并重點利用轉場雷達對可能出現的強對流天氣進行氣候背景分析。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石建平:這部天氣雷達能監測周圍150公里范圍內的強對流天氣,這樣就能很好彌補落點周圍區域天氣雷達產品的缺失。通過24小時不間斷實時監測,就能發現強對流天氣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從而能夠對我們的雷暴、大雨、大風等天氣進行有效的監測,也為我們前沿指揮部提供決策、提供依據。
除了雷暴、降水以及地面淺層風帶來的影響,能否準確預測高空風向和風速,直接關系到搜索回收分隊能否順利找到目標。如果風速過大,返回艙極有可能遠離理論落點或者飄出指定著陸區域,增加搜尋難度。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康林:返回艙開傘之后已經是無動力的這樣一個狀態,所以高空風可能會對于落點帶來一個偏差。我們必須要以高空風作為一個輸入,然后再做一個落點的預報,精確的高空風預報可能會幫助我們的地面分隊、空中分隊更快地找到返回艙。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月球上雖然沒有可供呼吸的空氣,但它確實擁有一層極其稀薄的大氣層。月球的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在《科學進展》上發表論文指出,月球大氣層主要是撞擊汽化的產物。月球有一層稀......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通過分析NASA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樣本,計算出月球上最大的隕石坑形成于約43.38億年前。研究結果近日發表于《科學·進展》雜志。科學家們通過對樣本中鋯石晶體的分析,確定了......
月球,這顆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人類邁向星辰大海必須跨越的地方。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球背面的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終止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該任務旨在繪制月球南極冰層地圖,然后在冰層上鉆探。據《自然》報道,7月17日,NASA宣布取消“揮發物調查極地探索漫游者”(VIPER)項目,理......
科技日報北京7月16日電(記者張夢然)據《自然·天文學》15日發表的一篇行星科學論文,月球上很可能存在一個能夠進入地下的洞道。研究結果增進了人們對月球地質的認知,同時,該發現或將作為潛在月球基地的一個......
《自然-天文學》7月1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報道了在月球的一個露天坑中發現地下洞道的證據。該研究結果增進了人們對月球地質特征的認知,及其在未來月球表面載人任務中充當庇護所的潛在作用。月球表面目前已發現20......
美國政府指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2026年之前為月球制定一個統一的時間標準,稱為“協調月球時”。圖片來源:英國有線廣播公司或許,宇宙中最引人深思的謎團之一,便潛藏于時間流逝的微妙差異之中。高山之巔的時......
6月28日,國家航天局向中國科學院移交了嫦娥六號樣品容器,交接樣品證書。這些月球樣品是在6月4日由嫦娥六號上升器自月球背面攜帶返回的,6月25日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經初步測量,嫦娥六號帶回的......
近日,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鄧宗全院士團隊姜生元教授牽頭,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航天五院總體設計部、北京衛星制造廠組建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領取了1330mg由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科研樣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