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眼睛一離開,心就犯嘀咕,隨手就遺棄。”全國政協常委袁熙坤用這樣的三部曲描述各種會議、活動中普遍的“半瓶水”浪費現象。據媒體披露的一項不完全統計顯示:國內每年集會和會議導致的“半瓶水”浪費多達100萬瓶以上。

      今后,這項浪費將通過國家標準的形式得以遏制。記者從質檢總局獲悉,“瓶裝飲用水消費者識別要求”已寫入國家標準—“鼓勵通過打碼、印制、連接、粘貼、噴涂或其他方式,在容量小于600ml的瓶裝飲用水包裝上設置使消費者能夠辨認自己飲用產品的數字、文字、圖形、符號或用于標記的涂層、區域等。”2014年6月19日,國家標準委批準通過的GB10789-2007《飲料通則》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增加了節水標識的規定,并于2014年6月30日起實施。

      這一標準的修改,最初的倡議源自于袁熙坤的提案推動。

      《關于優化飲品包裝,解決瓶裝水浪費問題的提案》《關于建議優化飲品包裝減少瓶裝水浪費的提案》《關于為瓶裝水做個記號,節約每一口水的提案》《制定瓶裝飲用水使用節水型商標法制化時間表的提案》……從2010年“兩會”開始,袁熙坤連續4年與其他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呼吁關注瓶裝飲用水的浪費問題,建議有關部門出臺相關規定,統一制定標準,杜絕“半瓶水”浪費。

      袁熙坤等委員在《關于優化飲品包裝,解決瓶裝水浪費問題的提案》中寫道,“經過大量的市場調查,我使用了一種方法,在瓶裝水標簽上印刷一定尺寸的刮寫區,與我國現在使用的發票刮獎區效果類似,采用涂層材料印制,可用指甲或隨身攜帶的鑰匙等物,在刮寫區涂層上書寫自己的名字等個性標識。標識方法制作簡單、成本低、效果顯著、使用方法易傳播推廣,可基本杜絕因無法區別而造成的瓶裝水浪費,從而節約大量飲用水資源。”“此方法給瓶裝水生產企業帶來生產成本的增加幾乎可忽略不計,包裝、運輸和物流不需進行任何調整,對飲用水的衛生、安全無任何影響,更重要的是,這個方法相當于在飲用水包裝上進行了一次全民節水意識的教育,喚醒和警示人們珍惜水源,珍愛環境。”

      袁熙坤的建議,在全國“兩會”駐地推廣后取得了不錯的成效—會議室里,半瓶、甚至只喝了一兩口的瓶裝水少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沒開瓶的或喝光了的水瓶。在2014年APEC第三次高官會上,會議飲用水瓶身上被貼上了“mark me,drink me,take me(給我做標記,飲用我,帶走我)”的綠色標簽。參會人員可在標簽上做出標記、辨認自己的水瓶。這一舉措也成為會后多家媒體報道的重點。會議會務服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讓會場基本告別了“半瓶水”浪費。

      記者采訪了解到,4年來,質檢總局等相關提案承辦部門,針對提案組織了專題研究和專題征求意見,最終確定在國家標準《飲料通則》中以修改單的形式增加節水標識的規定。

      質檢總局在給袁熙坤委員的復函中寫道:“節約用水是資源節約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隨著瓶裝飲用水的普及,浪費現象較為普遍,您提案中提出的利用標簽形式實施法制化引導從而最終達到節水目的,對于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質檢總局還專門書面征求了發改委、衛計委、食藥監總局、國稅總局和水利部的意見。發改委、水利部和國稅總局等部門一致認為提案中提出的瓶裝飲用水使用節水型商標的檢疫具有建設性。“通過外包裝上您設計的刮層提示實現飲用水資源的節約,是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創新,將配合積極推進節約用水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資源節約和生態文明建設。”

      國家標準委還就提案內容,組織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對節水型標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研究。2014年1月,全國飲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GB10789-2007中擬增加的條款網上公開征求意見,收集到了來自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和23家企業的反饋意見,提出了將瓶裝飲用水消費者識別標識設置確定為推薦性條款和在包裝水標簽上印制“請珍惜每一滴水”的建議。

      “這對強化消費者水資源節約意識,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袁熙坤對提案的落實情況感到滿意,并建議國家繼續出臺相關鼓勵、激勵措施。“會議用瓶裝水減少浪費,瓶裝水銷售量也會相應減少。因此,這項舉措要真正見到效果,生產廠家的支持至關重要。”他建議,下一步政府除了提高企業節水意識外,還應輔以減稅等激勵措施和獎勵制度,讓企業主動投入到節約瓶裝水的實際行動當中。

    相關文章

    海南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合格備份樣品捐贈活動

    11月13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食品安全抽檢合格備份樣品捐贈儀式,以實際行動踐行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傳統美德,助推社會公益事業發展。“此次捐贈的樣品是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合格備份樣品,主要來自海南......

    6242個飲用水源地問題已完成整改

    生態環境部30日公布,2018年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成效顯著,除9個問題因冬季施工難度大或實際工程量大等因素仍在整治外,其他6242個問題已完成整改,任務完成率99.9%,有力提升了涉及5.5......

    保定一純凈水廠生產的飲用天然泉水檢出致病菌被通報

    食品伙伴網訊3月6日,據河北省食藥監局消息,河北省食藥監局通報了1批次保定市定興縣一方泉純凈水廠生產的飲用天然泉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據了解,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廣泛分布于各種水、空氣、正常......

    澳洲:瓶裝純凈水被曝不“純凈”

    據《悉尼先驅晨報》報道,瓶裝純凈水產業蒸蒸日上,但業內商家承認,消費者付錢買的不是“純凈、安全的”水,而是裝水的塑料瓶。澳洲本土純凈水品牌Nature'sBest就將處理過后的自來水裝進600毫升的瓶......

    領先山泉桶裝水被曝細菌超標

    近日,北京市食藥監局通報了9種不合格食品,其中有四種為飲用水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均為銅綠假單胞菌超標。其中,北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領先山泉”飲用水,銅綠假單胞菌超標達到了242個單位。實際上,這不是領......

    因原料水污染等原因北京4批次桶裝水檢出“陌生菌”

    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市民不太熟知的致病菌,但是近期卻頻頻成為飲用水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北京市食藥監局上午通報,在監督檢查工作中還發現9種食品不合格,現決定對不合格產品在流通領域采取停止銷售措施。在此次的不......

    JCO:每天喝咖啡降低結腸癌復發風險

    咖啡是一種用經過烘焙的咖啡豆制作出來的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與可樂,茶同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飲品。而一直以來咖啡是否影響健康是很多人都極為關心的話題,多年以來科學家之間爭論不休。最近,來自美國丹娜法伯癌癥中......

    世衛組織未推薦過水中礦物鹽含量

    純凈水近期遭受質疑。一個名為《為什么德國人不喝這種水》的視頻最近紅遍各大網站及微信朋友圈,視頻里稱世衛組織對好水的定義是弱堿性、礦物鹽含量適中。同時,援引四位德國科學家的相關言論,稱德國人都不喝純凈水......

    過量咖啡可能導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在意大利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他們評估了穩定的或者不頻繁的喝咖啡習慣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相關性。就是適量的咖啡對于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過度咖啡飲用則可能引起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

    重慶飲用水源今后或將實時公布監測數據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頻頻發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的問題得到廣泛關注。重慶市環保局副局長唐幸群表示,重慶1144個飲用水源中,河流型348個,湖庫型508個,地下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