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2-11 15:25 原文鏈接: 屠呦呦:感謝抗疫一線醫務工作者攜手早日戰勝疫情

      “感謝世界各地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最前線的醫務工作者。”“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10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專訪時向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謝。

    75.jpg

    圖片來源于網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0日在位于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的非盟總部舉行頒獎儀式,授予屠呦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赤道幾內亞-國際生命科學研究獎”,以表彰她在寄生蟲病領域的研究。由于身體原因,屠呦呦無法親自到場領獎,她在北京家中接受了記者獨家專訪。

      “回顧歷史,人類與傳染病之間的斗爭從未停止。”屠呦呦指出,在全球化時代,人類的命運是共通的。當疾病肆虐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屠呦呦呼吁全球科研和醫務工作者以開放的態度和合作的精神投入到傳染病防治中去。

      屠呦呦說,為遏制和打敗新冠肺炎,中國正采取大規模和強有力的科學防控措施,展現了戰勝疫情的勇氣和擔當。“讓我們攜手奮進,早日戰勝此次疫情,共建美好家園。”


    相關文章

    聯合國開始治理塑料污染新一輪談判

    近日,聯合國治理塑料污染的新一輪談判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拉開帷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談判代表齊聚,繼續討論制定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塑料污染國際條約。據《自然》報道,這是該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該條約制定而召開的......

    屠呦呦:希望更多年輕人接過科技創新的接力棒

    4月2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2024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女性創新論壇上《致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中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關鍵變量,作為一名女科技工作者,她欣......

    屠呦呦:希望更多年輕人接過科技創新的接力棒

    中新網北京4月27日電(記者羅海兵)4月27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2024中關村論壇全球科技女性創新論壇上《致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中表示,科技創新已成為重塑世界格局、創造人類未來的......

    “生命科學進校園”科普公益項目啟新程,啟迪青少年創新思維

    因美納攜手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普及科學教育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4月25日,中國蘇州——今日,由因美納與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以下簡稱“學習中心”)聯合打造的“生命科學進校園”科普公益項......

    首份全球生物基經濟技術報告發布

    在氣候變化背景下,綜合開發利用生物質資源、發展生物基經濟已經成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途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全球生物基經濟評估:為綠色未來協同推進政策、創新與可持續......

    ELRIGUK與SRG聯手推進藥物發現領域生命科學人才發展

    英國歐洲實驗室研究與創新集團(ELRIG)是一個非營利性的、由志愿者領導的藥物發現社區組織,今天與生命科學招聘領域的領導者SRG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以支持科學專業人士的職業發展。該合作伙伴關系為ELR......

    AI大舉進軍醫療與生命科學:革新之路暢通無阻?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各個行業的運作模式,如同一個深深嵌入的齒輪。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成功彰顯了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融合的巨大潛力,與此同時,英偉達與強生等企業的強強聯手,正強有力地驅動AI在醫療領域的深層次變革......

    工業巨頭英格索蘭23億美元收購生命科學企業,工業的盡頭是生命科學?

    2024年3月25日,工業巨頭英格索蘭宣布168億人民幣(23.25億美金)的價格從NewMountainCapital收購生命科學企業ILCDover。前工業多元化巨頭丹納赫花費了大約15年時間將自......

    賽默飛生命科學: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以舊換新”專屬方案來了

    日前,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其中實施設備更新行動指出,要“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推動符合條件的高校、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換先進教學及科研技術設備,提升教......

    代表委員談新質生產力丨擁抱前沿技術開辟生命科學新賽道

    “過去中醫‘望聞問切’,研判在心里,現在信息技術能夠把診斷經驗轉化為客觀化、標準化的中醫檢測數據。”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些數據不僅能作為中醫診療的參考信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