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治理并不是我們用來提高稀土價格的借口!”面對國外對我國稀土政策提出的種種質疑,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 4月8日“稀土協會成立大會”上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詳細闡述了稀土污染“巨大黑洞”。他表示,我國稀土開采付出的代價觸目驚心,初步測算,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采造成的環境污染,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
而這僅僅是稀土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的“冰山一角”。蘇波告訴記者,目前稀土私采亂挖、浪費資源、走私等情況依然猖獗,國有企業稀土開采的噸回收率僅為60%,大型的民營企業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采亂挖的礦山甚至只有5%,稀土資源被大量浪費,并由此引發巨大環境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北方稀土龍頭之稱的包鋼稀土(72.45,0.78,1.09%),其環保審核至今仍未達標。近日,環保部污防司發布第二批基本符合環保要求稀土企業名單,共有 41家稀土企業已經基本符合環保要求,但是,仍未見“包鋼稀土”出現其中。
今年3月底,蘇波曾代表工信部率隊前往贛州進行調研,當看到因為稀土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讓他的心情十分沉重。“過去是用草酸直接掀開植被進行開采,現在是用原地浸礦法,向山表皮下的礦層注入大量硫酸氨,再把吸附稀土離子置換出來,1噸氧化物的開采需要注入7、8噸的硫酸氨,而這些有毒的溶液長期殘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資源后果不堪設想。”蘇波對記者說。更令他擔憂的是,目前稀土開采帶來的環境污染并無成熟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稀土開采所獲得的經濟收益。《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江西有關部門獲悉,截至2011年底江西省稀土企業51個,全年稀土主營收入329億元,利潤為64億元,而這一利潤已經居稀土行業首位。相比較前幾年的低價賤賣,這一利潤水平,已經是稀土價格上漲4倍后帶來的結果。另一方面,從最有行業競爭力的稀土大集團來看,包鋼稀土在內的13家稀土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報,共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0.75億元,盡管較上年24.38億元的規模增長1.15倍,但是仍然無法和上述數字相提并論。
事實擺在眼前,“得不償失”無疑是對稀土行業近年來發展最好的總結。記者了解到,中國國內稀土界素有“南贛州、北包頭”之說,在重稀土資源豐富的贛州,稀土開采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藝被稱為“搬山運動”——先砍樹后鋤草,然后剝離表層土壤,所到之處山體植被都會遭受難以修復的破壞。另外,浸出、酸沉等工序產生的大量廢水富含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嚴重污染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在包頭,雖然輕稀土為主的稀土礦開采過程對環境的破壞力相對較小,但礦石的分離和冶煉過程仍不可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鑒于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和極高的戰略價值,關于稀土的博弈從未真正平息,針對近日美國、歐盟和日本就中國稀土出口管控措施提起訴訟和種種輿論責難,蘇波對記者坦言,我國稀土為全球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沉重代價,環境污染的現狀足以證明,我國實施重拳整治稀土行業非常必要,一些國外機構和學者認為,我國對稀土進行嚴格管理是壟斷資源獲得巨額利益,我們并不認同。
“我們將會對稀土行業繼續實施高壓管控態勢。”蘇波表示,工信部今年將會同其他主管部委,繼續整頓稀土行業秩序,今年將重點打擊非法開采、生產、黑市交易、出口走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稀土資源執行更嚴格的保護性開采政策,停止受理新的勘查、開采登記申請,停止核準新建冶煉分離項目,禁止現有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擴大生產規模。
蘇波說,將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規范稀土開采、生產和出口秩序,盡快出臺實施稀土生產許可證管理辦法、稀土礦產品收購資質管理辦法等。
另一方面,稀土大規模兼并重組也將啟動。蘇波告訴記者,中鋁公司、中國五礦、中國有色、包鋼稀土、贛州稀土等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在自己所能及的范圍之內進行了兼并重組,這些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工信部將推動加快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以現有稀土生產規模較大的骨干企業為主體,以資產為紐帶,按照市場規則,抓緊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彭博4月11日消息,印度唯一稀土生產商、國有的印度稀土公司(IREL)希望在未來十年內將采礦能力提高400%,幫助該國為清潔能源轉型鎖定關鍵礦物供應。到2032年底,印度稀土公司目標每年開采5000萬......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4月6日,自然資源部地質礦產科學數據中心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全國地質資料館)正式成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科學數據管理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和規范自然資源科學數據管理,促進開放共享,自然資......
近日,2022年度稀土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公示。......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資源利用與稀土開發研究所發光團隊與四川大學、廣州大學等科研人員開展研究合作,在稀土雙硅酸晶體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ChemistryOfMaterials。稀土雙......
德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暴露于臭氧污染可能會破壞果蠅在空氣中傳播的信息素,干擾它們吸引伴侶或認知異性果蠅的能力。這些發現凸顯了人類活動對昆蟲種群的又一可能威脅。相關研究近期發表于《自然—通訊》。許多......
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魏源送記得,1992年,他在大連讀研究生時,1平方米進口水處理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價格是400美元(約2800元),當時“頂多用一兩根膜絲就了不起了”。2000年......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許多地區在推動本地優勢資源形成產業集聚方面積累了探索經驗,但從效果上看仍不足以有效支撐新舊動能轉化的進程。”日前,在接受《中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