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2011年3月發布《工程博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以來,工程博士(專業學位博士)項目進入人們視野已經超過10年。特別是在2018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對工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調整的通知》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進行調整后,以此為契機,很多高校增加了專業學位博士生的招生規模。
然而,時至今日,工程博士的培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思考和回答。
比如,建立和發展工程博士項目,是院系和導師增加博士生人數的一種方法。對學校來說也是一種創新探索,有望形成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成果,并擴大學校的影響。然而,在實際過程中培養質量如何保障?這就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專業學位博士生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據筆者了解,有些在職(非全日制)的博士生不參加課題組日常科研活動,而是在原工作單位從事本職工作,和學位論文相關的科研工作進展緩慢,甚至畢業都較為困難。
再如,對專業學位博士生的科研項目進度和學位論文如何進行評價?這也需要考慮。從道理上講,工程博士并不是只要在企業做“項目”就可以,還要考慮“項目”的性質是什么、在內容上能否和學位論文掛鉤、項目的側重點是什么、成果如何體現和評價、專業學位博士生的評價指標和學術學位博士生的評價指標有何區別等一系列問題。
另外,有的“項目”需要一群人來做事。一名身為單位領導或者中層干部的專業學位博士生把整個團隊做的事寫進博士論文,這是否合適?如何切割集體成果或者分清個人的貢獻?如何把握好個人成果和集體成果的界限?這些都是問題。
專業學位博士生的培養模式可以是校內導師和校外實習實踐基地聯合培養。但校外基地由于不像高校那樣長期培養博士生,所以不清楚培養博士的定位以及博士生畢業需要的是什么。校外基地可能只需要一個勞動力(員工)加上一塊實習基地的牌子。導師把博士生送到校外基地,自己有可能疏于對博士生的管理,也不好把手伸到校外基地、“遙控”那里的一切。博士生進入校外基地,可能每天做著瑣碎的事,或者做的事情和學位論文關系不大。
有一種現實的可能——某企業的中高層領導有發展潛力,但缺少一個博士學位。他已經積累了很多工程方面的數據和產品實物。借助讀工程博士的契機,他一邊做自己本單位工作,一邊把這些新舊成果整理成博士論文和專利等。如此,導師和學生相得益彰。然而,很多考生把讀博、畢業想得太簡單,他們以為只要上課、做一做、寫一寫就能畢業,不知道讀博的具體要求,不知道做項目和寫學位論文的區別,又缺乏相應的寫作能力,結果就有可能出問題。
對很多學校來說,工程博士項目都是一個新生事物,缺乏培養經驗。為提高教育質量,各校應該做一些廣泛的調研,并在調研中注意以下問題:專業學位博士生的畢業率是多少?工程博士項目成功和失敗的教訓是什么?導師、企業、學校各自的角色是什么?專業學位博士生的畢業要求和學術學位博士生的畢業要求有何區別?在選題以及論文寫作的角度和內容方面有何區別?哪些專業類別的專業學位博士生更容易培養……當然,筆者也樂見那些做得好的培養單位能站出來現身說法,使后來者少走彎路。
基于ECF的仿生皮膚用于應變感知增強(SPS)的觸覺和痛覺管理。(受訪者提供) 痛!你的中樞神經系統向大腦傳來警告:快做出應激反應保護自己! 科......
“204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節點,屆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6%左右。”5月18日,“2022年IT市......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林學院副教授羅小梅團隊在遺傳學領域期刊《基因》(Genes),在線發表了題為《基于5SrDNA和(AG3T3)3的寡核苷酸熒光原位雜交分析5種豆科植物的核型及親緣關系》的研究論文。豆......
在經過3年的科學工作后,美國宇航局(NASA)的“洞察號”火星著陸器即將走向“終結”。5月17日,NASA宣布,由于太陽能電池板上聚滿灰塵,“洞察號”將于7月結束工作,并預計在今年年底徹底關閉。“洞察......
5月14日,大連化物所合成氣轉化與精細化學品催化研究中心(DNL0805組)丁云杰研究員和朱何俊研究員團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炭載鈷基漿態床合成氣制油技術開發與工業化”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
近日,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教授在是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中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主辦的全國公開發行刊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發表了題為《健全蘭大思政體系引領一流大學建設》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內容如下:健......
研究小組在南極洲西部的惠蘭斯冰流上的營地。圖片來源:KerryKey長期以來,研究人員一直懷疑南極洲的冰面下可能埋藏著地下水,但直到現在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實這一想法。近日,在發表于《科學》......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宣布將永久關閉平流層紅外天文臺(SOFIA)。SOFIA位于一架波音747飛機上,機體側面開了一個洞以容納一個2.5米寬、17噸重的望遠鏡。當飛......
今年3月,57歲的DavidBennett在接受移植手術兩個月后去世。Bennett患有嚴重的心臟衰竭,被認為病情過于嚴重而無法接受人類心臟移植,為此他接受了豬的器官。為了防止器官被排斥,供體豬被進行......
吳良鏞(左)榮獲世界人居獎 中科院學部供圖圓圓的臉上總是笑瞇瞇地,平易近人、和藹友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給人的印象一貫如此。5月7日,是吳良鏞的百歲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