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肉堿在維持嬰兒生命及促進嬰幼兒發育的某些生理過程具有一定的功能。成人能夠自己合成維持正常代謝所需的左旋肉堿濃度,但嬰兒左旋肉堿合成能力較弱,只有成人的12-15%,尤其是早產兒,不能滿足其正常代謝需要,嬰兒生長發育快,所需肉堿急劇增加,對于嬰兒來講肉堿已成為條件必需營養素,適當補充外源性肉堿有利于嬰兒正常生長發育。母乳中左旋肉堿含量較高,嬰兒主要靠母乳供給所需的左旋肉堿。一般情況下能滿足嬰兒機體需要。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許多母親由于泌乳量不足、外出工作等原因,不能用母乳喂養嬰兒,而采用市售配方食品人工喂養嬰兒。嬰兒配方食品分為4種主要類型:
①牛奶味基礎的配方食品;
②牛奶及乳清蛋白為基礎的配方食品;
③以大豆為基礎的配方食品;
④蛋白質分解產物為基礎的配方食品。
①②配方中肉堿含量較高,而③④配方中所含肉堿量遠遠低于人乳。許多實驗證實肉堿缺乏可引起血脂升高,影響嬰兒體內脂肪酸氧化及氮代謝的正常進行。嬰兒出生后,脂肪一度成為主要能源來源,肉堿對于脂肪酸轉運、代謝及蛋白質代謝有重要作用,它參與了一系列維持嬰兒生命的關鍵生理過程。盡管尚無肯定研究結論,也應注意肉堿缺乏可能對嬰兒造成的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導致病理變化。對于不能保證用母乳喂養的嬰兒和低出生體重嬰兒(因其肉堿水平更低,母乳中所含肉堿可能不能滿足需要)需要強化適量肉堿,肉堿強化形式通常為左旋肉堿。有人建議為正常足月嬰兒提供的豆類配方食品中,可強化與母乳中肉堿含量相當的劑量,以滿足嬰兒體內正常代謝的需要。在眾多種類豆類配方食品中,加入強化的肉堿含量不盡相同,也有過量的情況發生。但強化肉堿并非多多益善,能夠滿足嬰兒需要即可,過多會加重嬰兒腎臟負擔,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