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
王琳芳,1929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州。1951年畢業于哈爾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5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醫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醫學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名譽主任,基礎醫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琳芳長期致力于蛋白質結構與抗原性關系的研究。20世紀60年代參與領導創制兩種戰備需要的動物血清代血漿;70年代開展針刺麻醉的分子基礎的探索; 1978年后組織領導生殖生物學研究,對精子蛋白質的純化,結構功能及其基因克隆與表達進行了系統性的研究,于國內率先開展精子蛋白質基因在轉錄與翻譯水平的基因表達研究,該工作獲得1993年國家衛生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曾發表論著百余篇,培養碩、博士生百余名。
原子力顯微鏡作為一種三維形貌觀察工具,不僅具備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體環境下工作,是一種理想的生命科學/醫學觀測設備。除了形貌觀察外,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對多種表面屬性進行定量觀測。例如,......
近日,忻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PCR實驗室醫療廢棄物處置規程》。2023年10月13日發布,2023年12月13日開始實施。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PCR實驗室醫療廢物處置的術語和定義、處置程序、技......
2023年9月25-27日,為促進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和學科發展,增進國際間合作交流,由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主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醫學......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團隊揭示了生化反應速度的差異是導致小鼠和人類時鐘差異的原因。為了確定這一發育原則,研究人員利用“干細胞動物園”重現了除小鼠和人類之外的4種哺乳動物的節段時鐘。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
科學家已成功將強化學習應用于分子生物學的挑戰: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功能強大的新型蛋白質設計軟件,該軟件改編自一種被證明擅長棋盤游戲(如國際象棋和圍棋)的策略。實驗發現,用新方法制造的蛋白質......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張友尚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歲。張友尚,1925年11月2日生于湖南長沙。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化工系,1961年中國科學院......
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王琳芳,1929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州。1951年畢業于哈爾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5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
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琳芳,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逝世。王琳芳,1929年11月出生于山東萊州。1951年畢業于哈爾濱醫學院,獲學士學位;1959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學院......
腫瘤分子生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首屆學部委員、癌基因與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始人、著名病理學和腫瘤分子生物學家顧健人于9月27日在上海病逝。顧健人院士1932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蘇......
巨細胞型膠質母細胞瘤(giantcellglioblastoma,GCG)為WHOⅣ級膠質瘤,是一種罕見的膠質母細胞瘤組織學變異,僅占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1%。一般預后較差。由于病例罕見,目前還沒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