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電荷與軌道重構,強關聯氧化物界面常常形成具有獨特性質的第三相,其中最有意思的發現就是兩個絕緣氧化物界面的高導電性二維電子氣。與常規半導體二維電子氣不同,界面勢阱中的電子具有d電子特征,可以占據不同的d軌道,從而帶來一系列新特性例如二維超導電性以及磁性與超導電性共存等。
針對如何獲得自旋極化二維電子氣,如何實現對電子氣的高效調控等問題,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繼榮團隊展開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先后發現光激發與柵極電壓結合會產生協同效應,使柵極電壓對界面電子氣的調節效應強化了兩個量級(Nat. Commun. 5, 5554 (2014))。隨后,他們利用EuO對二維電子氣的磁鄰近效應,成功地在EuO/KTaO3界面獲得了強磁性的自旋極化二維電子氣(Phys. Rev. Lett. 121, 116803 (2018))。
二維電子氣研究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是電子氣獨有特性的調控,即,對稱性破缺導致的Rashba效應的調控,Rashba效應也是通向電場對自旋過程調控的主要途徑。Rashba場依賴于電子氣的哪些特征參數,如何控制其變化,一直是研究者極為關心的問題。最近,在研究員孫繼榮指導下,博士研究生張慧等深入研究了非晶-LaAlO3/KTaO3界面二維電子氣,利用光電協同作用實現了對二維電子氣費米能級的大范圍調控,費米能級變化范圍從13 meV 到488 meV,建立了Rashba自旋-軌道耦合參數和費米能級之間的定量關系,自旋擴散長度與能帶填充狀態之間的定量關系,揭示了能帶填充狀態對自旋輸運過程的影響,得到了目前為止最大的自旋擴散距離(70nm)和最強的Rashba自旋-軌道耦合參數 (30 meV)。這一工作為進一步探索高性能二維電子體系提供了堅實基礎,為d電子二維電子氣體奇異物理效應的探索拓展了新空間。
該研究中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工作與物理所教授劉邦貴合作完成。
這一工作發表在ACS Nano (ACS Nano 13, 609 (2019)) 上。該工作得到科技部(2016YFA0300701,2017YFA0206300,2017YFA0303601,2018YFA03057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11520101002,51590880,11674378)和中科院重點項目的支持。
近期,強磁場中心研究人員在聚合物半導體的自旋流探測及其薄膜結構-自旋傳輸性能關系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美國化學會(ACS)旗下期刊《ACS應用材料和界面》(ACSAppliedMateria......
最近十幾年,能帶的拓撲理論發展迅速。目前,人們已經發現了多種拓撲能帶結構,比如狄拉克錐(Diraccone)、外爾錐(Weylcone)以及狄拉克/外爾節線(Dirac/Weylnodalline)。......
由于電荷與軌道重構,強關聯氧化物界面常常形成具有獨特性質的第三相,其中最有意思的發現就是兩個絕緣氧化物界面的高導電性二維電子氣。與常規半導體二維電子氣不同,界面勢阱中的電子具有d電子特征,可以占據不同......
由于電荷與軌道重構,強關聯氧化物界面常常形成具有獨特性質的第三相,其中最有意思的發現就是兩個絕緣氧化物界面的高導電性二維電子氣。與常規半導體二維電子氣不同,界面勢阱中的電子具有d電子特征,可以占據不同......
中國吉林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和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聯合研究破解了原子核自旋極化特性。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國科學雜志《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的網絡版上。研究人員......
普通的半導體材料二維電子氣的霍爾溝道在外磁場下會展現整數量子霍爾效應。其物理起源是洛倫茲力導致溝道邊緣附近出現具有金屬特性的邊緣態。反轉能帶的半導體材料HgTe二維電子氣霍爾溝道甚至無外磁場時其邊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