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牽頭開展的全球耕地退化跨學科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環境研究》及歐盟土壤數據中心(ESDAC)平臺上,引起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的關注。
該研究首次在協同和跨學科背景下從耕地系統的5個主要退化過程來研究全球耕地的退化。通過使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地理統計技術,研究“干旱、水土流失、植物生物量降解、鹽堿化和土壤有機碳流失”的發生率、類型和空間足跡,從而分析196個國家的耕地。研究結果顯示,從單因素來看,干旱是全球農業的最大威脅,影響全球約40%的耕地,約140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是第二大威脅,影響全球約20%的耕地。此外,從多重作用來看,干旱和水土流失同時還另外影響了全球7%的耕地,他們是全球20%耕地的最大多重威脅因素。
8月15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期,水利部組織完成了2022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態監測工作。結果顯示,2022年全國水土流失面積下降到265.34萬km2,較2021年減少2.08萬km2,減幅0.78......
2023年江源綜合科考隊員25日向記者介紹,他們開展的一項模擬試驗發現:草地退化土壤裸露將導致長江源區水土流失風險大幅增加,并呈現明顯區域差異。相關研究成果將為長江源區水土流失差異化治理提供科技支撐。......
從水利部召開的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獲悉:2022年全國開展全覆蓋水土保持遙感監管,加快實施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6.3萬平方公里,建設全國水土保持高質量發展先行區5個,創建國家......
草木馥郁、瓜果飄香,在福建省長汀縣,曾經草木不存,紅壤遍露的荒山,如今已郁郁蔥蔥。長汀縣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之一,1985年衛星遙感監測顯示,當地水土流失面積達146.2萬畝,占全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98.shtm本報北京6月27日電(記者陳晨)27日,記者從水利部獲悉,2021年度全國水土流失動......
截至2020年底,我國黃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較1990年減少了48%,強烈及以上侵蝕強度等級面積下降83%,實現水土流失面積、強度“雙下降”。這是記者13日在陜......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牽頭開展的全球耕地退化跨學科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環境研究》及歐盟土壤數據中心(ESDAC)平臺上,引起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的關注。該研究首次在協同和跨學科背景......
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牽頭開展的全球耕地退化跨學科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環境研究》及歐盟土壤數據中心(ESDAC)平臺上,引起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的關注。該研究首次在協同和跨學科背景......
重慶市最新發布的水土保持公報顯示,2018年重慶全市水土流失面積為2.58萬平方公里。其中,三峽重慶庫區水土流失面積1.61萬平方公里,相比1999年減少了47.2%,區域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提高,減沙、......
來自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沿西藏中東部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拉薩河、年楚河開展了土壤侵蝕調查。他們發現,西藏自治區土壤侵蝕過程復雜多樣,而伴隨著該地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