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報告。
駱世明通過古今中外生態變遷的歷史與現實分析指出,人吃飯的問題、工業發展的問題、經濟發展的問題與自然生態之間的矛盾還沒有徹底解決。“人類必須樹立起生態文明觀,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仇榮亮在致辭中對“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和充分肯定。他表示,華南農業大學在生態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和環境科學等學科領域有長期的發展歷史和良好的研究基礎,學校將繼續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作出更大的貢獻。
廣東省生態學會理事長、暨南大學教授段舜山表示,綠水青山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廣東省生態學會將進一步加大力度積極組織開展生態學及相關領域的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科普宣傳教育等活動,更好地服務于全省乃至全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
“‘生態日’不僅是紀念日,也是全民動員日、宣傳日、科普日、教育日、行動日和推動日。”廣東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章家恩主持開幕式并指出,全國生態日的設立,意義重大,體現了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初心、決心、信心和恒心。
論壇上,段舜山、章家恩,以及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研究員程炯等5位專家分享了他們研究的最新進展。會議期間還圍繞“全國生態日”主題召開了座談會,并組織了生態科普展覽。
與會代表紛紛表示,要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新時代生態工作者的光榮使命,除了做好生態科研服務生態建設外,也要為全民生態科普教育宣傳作出新的貢獻。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
國家林草局今天(19日)發布,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共有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林草局、河北省科技廳、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5家單位參與組建。國家林草......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要推進并落實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也需要相關的科學研究。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認為,創設專門培養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的高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