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以落實環保目標責任制、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等制度為著力點,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組織環保、發改、司法等部門形成合力,對環境法律法規逐條逐項落實。
2015年~2016年底,全區共查處環境違法案件3383件,行政處罰金額2.34億元,案件數量和罰款數額均創歷史新高。
環境立法是重中之重
廣西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制度建設,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政府立法重點工作。
全面推進黨委、政府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2016 年 12 月,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實施細則》,由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牽頭起草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已印發,推動 8 個設區市出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政策規定,推進各級黨委、政府落實責任。
自治區政府組織環境保護、水利、國土資源、海洋、林業等相關部門,開展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調查研究,提出地方立法需求,主動與自治區人大相關委員會對接,爭取將有關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項目列入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規劃。
根據已出臺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結合實際,研究出臺生態補償、鄉村建設資金整合、鄉村保潔員制度落實、環境保護獎勵和責任追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指導設區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立法工作,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同時,根據《環境保護法》、《水污染防治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或實施情況,及時清理修改全區相關法規規章。
近年來,廣西陸續頒布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清潔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環境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青秀山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實施〈節約能源法〉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銀灘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盤陽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民用建筑節能條例》等地方性法規,還制定了《廣西壯族自治區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辦法》、《廣西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試行)》等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
多方位合作加強執法
2016年11月9日,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環境監察總隊會同防城港市環保局和市環境監察支隊對防城港市某飼料有限公司現場檢查,發現這家公司利用存放生產廢水的2號水塘在無任何防滲漏措施的情況下,涉嫌以規避監管的方式不經法定排污口向外環境排放污染物。
經查實,這家公司的違法行為違反了《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2016年11月21日,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對其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2016年11月30日,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5萬元。同時,依法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公安機關給予這家公司總經理王某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處罰。
近年來,廣西不斷深化環境保護與司法等部門的執法聯動,已基本建立環境保護執法聯動機制,環境保護和司法部門配合更加密切,開展了多方位合作。
2013 年,自治區環境保護廳與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全區環境保護系統共同開展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意見》,增強環境保護系統預防職務犯罪能力,有效減少和遏制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
2014 年,自治區環境保護廳與自治區公安廳聯合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加強環境保護與公安部門執法銜接配合工作意見的通知》,加強環保和公安部門的協調配合,有效防范、依法嚴懲環境污染違法犯罪行為。
2015 年,自治區環境保護廳與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自治區人民檢察院、自治區公安廳聯合印發了《關于辦理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銜接工作的意見(試行)》,明確在辦理涉嫌環境違法犯罪案件過程中4部門的職責,建立了聯席會議、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案件督辦等部門聯動機制。
2016 年5月27日,自治區環保廳與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簽訂了《加強司法審判與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協調配合備忘錄》,建立和完善司法審判與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協調配合機制,標志著廣西司法審判與環境資源行政執法良性互動模式正式開啟,有力地推動廣西環境資源司法和行政執法工作水平提升。
2016年6月,自治區高院成立了專門的環境資源審判庭,走在全國前列。
全面提升環境監管能力
全區各級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強化環境保護責任意識,采取各項有效措施改變環境監管能力薄弱的狀況, 全面提升環境監管能力和水平,為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保障。
指導各市、縣(市、區)全面落實“四所合一”改革要求。強化督察,加快鄉鎮“四所合一”機構整合工作,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鄉鎮“四所合一”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改革的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工作步驟、工作要求,推進環境保護綜合執法。
積極推進環境保護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開展環境保護機構監測監察人員編制摸底調查,印發了《關于垂管改革期間嚴控環境保護系統編制和人員調配使用的通知》,關注各市縣對環境保護系統編制人員調整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妥善處理,確保環境保護系統隊伍穩定和機構編制不減。
加強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自治區人民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的意見》,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相關環境監管能力標準化建設要求,以基層環境監測、監察、應急、 固體廢物管理、輻射安全管理等能力建設為重點,通過多方面政策、資金支持和強化培訓管理,著力解決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監測和執法設備裝備、業務技能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強化科技手段在環境保護行政執法中的應用。建立較為完善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投入4億多元建設自動監控系統, 建成自治區、市兩級共15個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完成對全區 1000多家排污單位的1510個進、出排放口實時自動監控;建立覆蓋全區的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投入近2500萬元一次性建成了覆蓋自治區本級、14個設區市以及96個縣(市、區)的移動執法系統平臺,實現了“數據大集中”目標,全面提升全區環境保護執法效能,基本實現了環境執法信息化、智能化、規范化。
建立環境信訪信息化系統,拓展“12369”舉報受理渠道,開通了 “12369” 環境保護微信舉報平臺,已構建信、訪、網、電、微“五位一體” 的工作平臺,進一步暢通了環境信訪渠道。
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廣西根據國務院“水十條”要求, 通過加強執法監管,確保到“十三五”期末,各設區市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截至2016年10月底,各設區市累計已消除黑臭水體6.31公里,完成截污管網21.5公里,整治污水直排口 213個。
加強監管,保障礦渣堆放安全。全區各級環境保護部門通過日常檢查,結合年度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及危險廢物專項整治等工作,加強對礦渣堆放的環境監管,督促和指導企業嚴格按照《一般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 2001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 )及《危險廢物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8—2001 )要求,將屬于一般固體廢物的礦渣和屬于危險廢物的礦渣分類堆放,保障礦渣堆放過程的環境安全。
以加大執法力度統籌推進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實。制訂了《廣西壯族自治區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將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的主要問題進行細化,分解到全區各有關設區市、區直有關部門,逐一明確責任單位、整改目標、整改措施和整改時限,對指向明確、證據充分的問題啟動整改工作。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修訂后的《日用玻璃行業規范條件(2023年版)》(以下簡稱《規范條件》)。現就《規范條件》有關內容解讀如下:一、修訂并發布《規范條件》的背景和意義日用玻璃行業主要包括玻璃儀器......
簡化企業注銷手續、降低企業退出成本,是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在一些地方,符合條件、資料齊全的,一兩天甚至就可以辦好注銷手續,給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然而,某些環境違法企業卻對這一便利舉措動起了......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燃煤低碳利用與重金屬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華中科技大學,湖北省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
關于同意國家環境保護物聯網技術研究應用(無錫)工程技術中心通過驗收的通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無錫高科物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組織專家審核和研究,國家環......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29日介紹,我國將開展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試點工作,確定50個考核水體,分區分類開展水生態監測評價,2025年將開展第一次考核。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劉友賓介紹,......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與我們傳統的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點,當前的工作基礎依然薄弱,已經成為大氣環境治理領域最明顯的短板。”時任生態環境部大氣司副司長張大偉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觀......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疾控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全面鞏固疫情防控重大成果推動城鄉醫療衛生和環境保護工作補短板強弱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