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1-07 09:46 原文鏈接: 應急預警有效抑制了污染濃度上升

      11月5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風場圖。

      北京市PM2.5濃度模式預測與監測實況對比。

      11月3日,北京、天津和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部分城市陸續發布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從11月4日零時開始啟動Ⅱ級應急響應。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只有太原和保定等城市小時濃度達到中度污染級別,公眾對區域內多地啟動橙色預警有些疑惑。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專家會商,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讀。

      問:11月4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空氣質量總體為良—輕度污染,為什么各地就啟動了應急響應措施?

      王自發(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大氣邊界層物理和大氣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這次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污染過程,主要是在持續偏南風和大氣擴散條件轉差的情況下,污染物排放累積、傳輸和二次轉化所致。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時的空氣質量狀況,往往決定了污染過程的峰值濃度和持續時間。提前采取應急管控措施,在污染累積前就把排放強度降下去,是重污染天氣應急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多家科研機構的研究都表明,提前1~2天采取應急減排措施,能夠更有效地降低PM2.5峰值濃度,推遲重污染發生的時間。因此,針對這次污染過程,各地提前發布預警信息,及時準備和啟動應急減排措施,就是為了及早防控,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問:這次污染過程中,山東西部、河南北部的空氣質量總體較好,為什么多個城市也發布了橙色預警?

      賀克斌(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以來的研究證實,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區域處于同一個大氣流場,污染傳輸的相互影響顯著。各地大氣污染的發生發展,往往是本地排放與外地傳輸疊加的綜合結果。重污染期間,區域內主要城市受外地傳輸的影響比平時更大,區域傳輸對PM2.5濃度的貢獻最高可達50%以上,單個城市采取減排行動難以取得好的效果。這次污染期間,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偏南風的風速較大,這些地區的空氣質量較好。但無論是模式預測還是實際風場都能看到,這些地區排放的污染物隨著偏南風的輸送,快速匯聚在京津冀中南部太行山一帶,使得沿山城市空氣質量逐步惡化。如果沒有提前采取應急減排措施,這些城市的PM2.5峰值濃度將會進一步升高,各地進入重污染的時間也會更早。

      問:針對這次污染過程,為什么老百姓感受到的實際空氣質量比發布的預測要好,重污染發生時間也比預測的晚?

      柴發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針對這次污染過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采取了區域應急聯動,強制性應急減排措施包括鋼鐵、水泥、鑄造、家具、礦山開采等行業的停限產,國Ⅲ及以下的機動車限行,重點企業錯峰運輸,施工和交通揚塵管控等。同時,今年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大幅增加了管控企業數量,壓實減排措施,基本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區域整體管控企業數量從去年的近1萬家增加到今年的5萬家左右。初步分析“2+26”城市在采取橙色預警期間,主要污染物減排比例在20%左右,有效抑制了此次污染過程中京津冀區域PM2.5濃度的快速上升。

      重污染天氣預警是各地政府根據國家和地方空氣質量專業預報機構的預測預報結果,科學決策并對社會發布的。預測結果是基于日常的污染物排放量,通過多種空氣質量預測模型,結合氣象資料得出的。而人民群眾實際感受到的空氣質量現狀,則是地方政府已經采取應急減排措施后的結果。因此,實際空氣質量比預測的好,或者重污染發生時間比預測的晚,正說明已經采取的減排措施起到了一定效果。當然,由于現階段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等因素,區域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巨大,應急減排只能一定程度上減輕重污染的影響。

      問:這次污染過程什么時候結束?預警什么時候解除?

      柴發合:由于各地及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嚴格落實減排措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環境保護部派出的28個督查組和102個巡查組,共檢查企業1085家,發現未落實應急預案的企業僅32家,執行率高達97%。充分說明各地高度重視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狠抓減排措施落實。正是因為如此好的落實情況,使得本次重污染天氣過程影響降低了很多,污染濃度峰值比預測要低,持續時間也相對較短。

      鑒于上述原因,結合最新的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為科學應對重污染天氣,盡量減少應急減排措施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環境保護部已經發文指導各地分批錯時解除橙色預警。河北中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城市可于11月6日15時解除預警,其他城市可于11月6日晚24時解除。各地可根據實際空氣質量狀況和當地預測預報結果,自行決定解除時間。

    相關文章

    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管理的通知

    關于加強土壤污染防治項目管理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財政局: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

    北極海冰減少青藏高原將受“污染”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高寒環境質量與安全團隊叢志遠研究員與合作者研究發現,北極海冰減少加劇氣溶膠等污染物向青藏高原輸送,為理解青藏高原污染物跨境傳輸提供了新視角,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線發表于......

    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峰會在京召開

     9月6日,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以下簡稱服貿會)上,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聯合舉辦主題為“智聯全球·慧創未來”的京津冀國際科技成果應用場景峰會,邀請來自中國......

    牛仔褲也能污染地球

    每洗一條牛仔褲,就會脫落成千上萬的細小纖維,最后流入水道。圖片來源:ErikVonWeber對于那些居家辦公的人來說,穿牛仔褲可能是一個舒適、方便的選擇,但不要小瞧一條小小的牛仔褲,它可能會危害地球。......

    “藍天行動力”不足,港口需補“綠功”

     “在我國,移動源具有總量大、活動強度高、高度聚集等特征。港口大氣污染治理,不僅會取得空氣質量和人群健康的效應,也能增加港口城市的魅力,提升港口管理的水平,增強外資吸引力。”在日前舉行的第四......

    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獲通過(附全文)

    《經濟參考報》4月30日刊發題為《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訂獲通過將逐步實現“洋垃圾”零進口》的報道。文章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4月29日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國......

    ECD污染的話,應該如何進行清洗?

    當ECD出現被污染、信號增高等情況,應該對ECD進行清洗。常見的清洗方法有以下幾種,可在工作室中根據實驗室條件對污染的ECD進行清洗。 1高溫烘烤清洗法高溫烘烤清洗法又稱為熱清洗法,通常輕度......

    寧夏發布305家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大氣重點排污單位111家

    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2020年全區重點排污單位名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寧夏石化分公司化肥廠、寧夏格瑞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天元錳業集團有限公司、寧夏泰......

    土壤中有機氯農藥的污染及治理措施

    有機氯農藥(Organochlorinepesticides,OCPs)是主要以苯和環戊二烯為原料經人工合成的用于防止植物病、蟲害的含氯農藥,曾因其高效、殺蟲譜廣、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使用。但由于其難......

    民用散煤治理仍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需要堅持的重點方向

    大氣重污染的成因來源與控制是社會熱點問題之一。在春節和疫情管控期間,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過程的特征和規律,為2020年打贏藍天保衛戰提供持續的科技支撐。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