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加碘鹽,人們是再熟悉不過了,關于它的種種好處,人們或多或少都能說出些道道來。雖說作為由國家強制性進行的第一個食品強化工程,加碘鹽成功打響了強化食品進駐我國食品市場的“第一槍”,但這條道路并非一帆風順。時至今日,了解“強化食品”概念的依然寥寥無幾。而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全世界近80個國家,都在用立法或政府倡導的辦法大力推廣強化食物,在美國,據《美國網絡醫生》近日刊文稱,她們已在第一時間將谷維素添加到種植的糧食中,并可能成為日后生產的方向。作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食品糧食大國,我們的步伐顯然已經落后了很多。
強化食品市場普遍遇“冷”
記者在采訪中,聽得最多的還是這樣的抱怨之詞:“人類祖祖輩輩吃了幾千年的天然食品,還不是一樣活到現在嗎?食品綠色、安全不就行了,這些‘強化’什么的,會不會是企業炮制出用來忽悠人,賺取更多利潤的籌碼啊?”有些人甚至推測強化食物就是將食物里面的營養成分加強、放大。“比如說,某種食品里本來有的鈣應該是每公斤五毫克,‘強化’是不是就擱了五十毫克?有這種必要嗎?”還有人把強化食品和保健食品混為一談“又沒生病,吃什么強化食品啊,這不是浪費錢嗎?”
“老百姓對強化食品了解太少,而誤解又的確是太多了。”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主任兼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主任于小冬面對《生命時報》記者的提問時,心中的憂慮顯而易見。他說:“當然,這和我國食品營養教育薄弱、強化食品的鼓勵政策缺失、國內市場發展緩慢有很大關系。”一來是品種少,二來是占全部食品的比例小。
在美國,強化食品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和其強大的市場占有額關系密切。在那里,有近萬種營養強化和健康功能食品,占所有食品的80%以上。從日常的米面油到各種果汁飲料,可以說大部分的成品食物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營養素,或者去除了某些營養素,例如針對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生產低(無)脂肪、低(無)糖、低(無)鈉)產品。我把對產品進行營養調整稱做“營養素加減工程”。而且廠家還會把各種營養素的含量詳細地標注在包裝上。也就讓美國消費者在選購食物時,已經很習慣將食物的營養成分表作為自己選購的參考標準,造就了強化食品和健康功能食品在美國達到每年人均消費約合1萬人民幣的輝煌業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目前僅有營養強化和營養功能食品300種左右,人均年消費不到90元,為美國人的1/108。
強化食品為人們的身體提供保障
“買都買不到,還怎么要求老百姓能對它有充分的了解呢?而認知度的缺乏,直接導致了國內強化食品長期不熱的市場現狀,一個對消費者、企業、政府等各方面都有益處的產業卻步履蹣跚。其實,比較而言產業發展慢還是小事,人們營養缺失,從而帶來的健康危害才更使人擔心。因為營養的攝取不同于向銀行貸款,只要還上錢并補足利息就可以;而長期營養不良會造成終身的健康傷害。”于小冬說。
于小冬介紹,強化食品的概念是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現的。美國二次大戰的前夕,征兵時發現兵源身體狀況不符合要求,經調查缺鐵,于是由國家下達法令,在全國的面粉里面加鐵,以改善營養不良狀況,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從此,拉開了全球食品強化的序幕。
在中國,由于生活節奏加快、食物日益精細、環境污染、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以及農產品本底營養的衰減,如何使人們從日常飲食中獲取所需的充足營養,逐漸成為營養學家們關注的焦點話題。從1995年起,相關部門啟動了“國家公眾營養改善項目”,并且將食物強化作為減輕營養不良的首選途徑。繼加碘鹽和嬰兒分段奶粉營養強化之后,項目辦公室陸續推出了營養強化的面粉、食用油、醬油、大米等主食品及調味品,以強化面粉為原料的強化掛面、強化餅干、強化面包、強化饅頭等也見諸市場。這些營養強化的食品,將國民普遍缺乏、通過食用普通食品又難以充足攝取的數種微量營養素,以較低水平(考慮了食物本身的供給因素)定量添加到適宜的食物中,使人們在日常進食中就得到了營養補充。
“用營養強化的方式來改善人們的營養狀況,好處是顯然的。”于小冬說。一是方便。老百姓原來怎么炒菜、吃飯,現在還可以怎么做。二是安全。營養素的補充組方是權威專家根據國民營養缺乏的數據制定;添加量的確定考慮了兒童、成年人等不同人群的情況,采取了法定標準的低限;而且從世界范圍看,吃強化食物已有七八十年歷史,從沒出現過問題。三是經濟。添加工藝非常簡單,只需在工業加工過程中把營養素按固定比例添加到食物中混勻即可;而且面粉、大米等載體也是老百姓每天都離不開的主要日常食品,價格較低。四是廣譜。無論大人、小孩,任何人都可以吃,而且可以天天吃。五是不改變食物原來的顏色、味道、口感,這樣老百姓才可以接受。六是可操作、切實有效。在河北承德和甘肅蘭州的強化面粉試點的血測數據顯示,食用強化面粉以后微量營養素攝入全面提高,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率明顯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當地群眾免疫力顯著增強。
“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強化食品不同于保健食品,它面對的絕不僅僅是病方市場,也不是部分適用人群。它是面向全國13億普通公眾的。正是因為強化食品如此廣譜,美國、加拿大、菲律賓、南非、尼日利亞等全球近半數國家才可能將其定為國策。因此,強化食品在我國也必然有著不可限量的市場前景。”于小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