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0-26 15:19 原文鏈接: 康菲渤海溢油事故賠償基金仍在紙上談兵

    康菲賠償基金仍在紙上談兵

      漁民稱,海洋局應要求康菲公司和中海油盡快設立規模不低于30億元的賠償基金

      自6月4日康菲溢油事件發生四個多月以來,國家海洋局對康菲公司提起的生態索賠至今沒有任何官方消息,中海油和康菲公司所稱要建立的溢油賠償基金也無任何進展,而受漏油事故影響損失慘重的養殖戶們更是求告無門。

      日前,受渤海溢油事件影響的河北省樂亭縣馬頭營鎮撈魚尖村漁民安進龍等人對農業部和海洋局兩部委提起了行政復議。

      養殖戶提起行政復議

      據了解,河北省樂亭縣馬頭營鎮漁業養殖戶常年在海邊池塘養殖海參,養殖面積共計4000多畝,還利用育苗室孵化海參苗。從2011年6月開始,樂亭縣沿海養殖貝類、海參、蝦、魚大量死亡,7月至8月間尤為嚴重。其養殖的海參,死亡率更是達到了60%左右,養殖戶也因此遭受了上億元的經濟損失。

      此前,安進龍等漁民曾請求農業部依法調查處理樂亭縣養殖海參受溢油事件污染的情況,但未收到農業部答復。漁民認為,農業部的行為構成了行政不作為。

      在對農業部的《行政復議書》中,漁民請求農業部依照漁業污染事故調查處理程序,組織進一步的調查論證,對申請人海參養殖場所處濱海、近海養殖區是否遭受蓬萊19-3油田原油污染,對養殖海參的死亡原因作出正確結論,并書面告知申請人。

      根據環保專家董良杰、趙章元等人分析,本次事故溢油量被人為隱瞞,實際溢油達到7000余噸甚至更多。而石油在水體中以懸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附著油五種形式存在,作為重質原油污染和使用消油劑的結果,漂浮海面、易于目擊的油膜油塊只是冰山之一角。

      漁民認為,農業部應協調有相應資質且收費合理的漁業污染事故調查鑒定機構,為申請人向溢油事故責任者索賠,出具因果關系鑒定與污染損失評估報告,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要求盡快設立

      30億元賠償基金

      在對國家海洋局的《行政復議書》中,漁民求采取彌補措施,對樂亭一帶海域全面開展溢油環境影響調查監測評價,認真履行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法定職責。

      安進龍認為,國家海洋局應糾正“零星油污顆粒影響渤海西岸”的不實說法,對申請人海參養殖場所處濱海、近海養殖區是否遭受蓬萊19-3油田原油污染作出正確結論,并書面告知申請人;應組織進一步的調查論證,認真分析蓬萊19-3油田溢油和消油劑的入海數量、毒理特性、輸移路徑和擴散模式,重視溢油數值模擬和綜合監測分析,正確評價該溢油事故對河北樂亭一帶海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和損害,并形成書面報告、公之于眾。

      康菲公司9月7日曾發布消息稱,公司將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件設立渤海灣基金。而隨后中海油也稱愿與康菲公司一起盡快研究建立海洋環境生態基金。

      但雙方沒有透露建立海洋環境生態基金設立的時間、數額及其他任何細節。

      因此當時就有專家表示,這是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為了緩解矛盾,應對目前局勢不得不做的權宜之計。

      漁民表示,國家海洋局應通過約談、函告、國務院領導介入等形式對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實施行政指導,要求其在一個月內依照《信托法》完成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賠償基金的設立和注資,確定基金管理人,公布賠付規則,資金規模不低于人民幣30億元,并與擬議的海洋生態環境公益基金和資助民間組織的海洋環境保護公益項目相銜接。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環境資源能源專業委員會委員夏軍律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兩部委提起行政復議后,兩部委必須受理,如果不受理的話,可以起訴它們行政不作為。

    相關文章

    大氣物理研究所等14家單位聯合發布全球海洋變暖報告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基于全球海洋觀測數據,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記者從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由其共建單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全球13個研究單位20位科學家組成的......

    研究揭示海馬對近岸海洋環境變化響應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林強團隊以海馬為研究對象,系統揭示了海洋近岸環境污染物對海馬性腺與育兒袋發育影響的分子機制,闡明了海洋環境變化對海洋生物行為、生理與......

    強強合作優勢互補海洋環境與工程實驗室成立了

    澳門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4日舉行簽署儀式,成立海洋環境與工程聯合實驗室。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次簽約通過視頻方式進行。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表示,通過此次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合作,雙方將利用各自......

    又一國家重點實驗室成立,這次是什么領域?

    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你中心報送的《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以下簡稱《計劃任務書》)收悉。經研究,現同意以你中心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整治修復重點......

    4900萬經費!三所高校獲批“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

    今天(11月25日),科技部再次公示了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名單。本次公示的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是“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項目共有3個,全部來自高校。根據之前發布的《“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2......

    我國實現5日全球海洋環境預報

    還在擔心去海邊旅游會與大風大浪不期而遇嗎?從今天起,你就可以用手機APP查詢未來5天的全球海洋環境預報結果。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了解到,12月10日起,全球任何用戶可在任何地方通過下載手機APP“掌中海洋......

    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與水質目標管控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2018年11月30日,由中國海洋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與水質目標管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啟動會暨課題實施方案咨詢會在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召開。......

    中海油簽署百億美元大單

    中海油簽署百億美元大單11月7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海洋石油對外合作及高質量發展論壇召開。記者在論壇上了解到,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與西門子、ABB等多家國外供應商完成進......

    “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海洋監測儀器項目群中期檢查會召開

    按照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期檢查工作規范(試行)》等相關規定,2018年8月28-29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21世紀中心)在天津組織召開了“海洋環境安全保障”重點專項(以下簡稱......

    俄學者開展碳和硅納米顆粒對海洋環境的潛在危害研究

    據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官網消息,由遠東聯邦大學、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和西伯利亞分院以及國際毒理學專家聯合組成的研發團隊開展了塑料制品與復合材料成份中含有的碳和硅納米顆粒對環境潛在危害的研究。研究證實,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