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榮譽和稱號記錄了張家港幾年來在探索生態文明建設道路上的足跡。在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當前,張家港的成功經驗無疑給其他地區提供了借鑒:生態文明建設沒有捷徑可走,實干、苦干、巧干才是硬道理。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實干。生態文明建設不是為了塑造能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的“名片”,也不是寫在官員履歷上的政績,而是關乎民生福祉、提升幸福指數的具體體現,空談不行,好高騖遠不行,應付差事更不行。能不能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在于能不能腳踏實地,務求實效,拿出成績。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苦干。生態文明建設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必須經歷艱難的抉擇甚至痛苦的蛻變。轉變發展方式、轉換發展思路,考驗的不僅僅是政府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程度,更需要政府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與毅力。能不能順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關鍵在于能不能切實改變熱一陣、冷一陣的習慣,埋頭苦干。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巧干。全國各地條件不同、優勢不同,建設生態文明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拍腦袋、搬書本,要不得;死教條、生搬硬套更要不得。生態文明建設能不能落實,還需要有體現地方特點的目標體系、政績考核辦法、獎懲機制等制度機制保駕護航。
10月8日,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
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工作辦法》有關要求,第二輪前五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已分批次向社會公開。2023年10月10日,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的......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近日,住建部組織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等單位起草了《生物制品(疫苗)批簽發實驗室建設標準(征求意見稿)》,涉及489類儀器設備,詳情如下: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下達2022年建設標準編......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6月28日表決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