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9日,以“引領生態修復,促進綠色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科技創新論壇在云南昆明舉行。論壇圍繞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集思廣益,交流經驗、建言獻策,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出席開幕式并作主旨講話,云南省原副省長、省政協原副主席陳勛儒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魏復盛等出席并作主題報告。
此次論壇是我國首次舉辦的以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為主旨,國內諸多省(市、自治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國際生態環境專家學者參加的環境科技論壇,旨在宣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與成就,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生態文明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與周邊國家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努力構建生態文明共同體。
陳宗興指出,科技創新在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建設生態文明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創新突破資源生態環境瓶頸制約。本次論壇是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實際舉措,具有現實意義。
陳宗興強調,要把握全球綠色發展大趨勢和生態環境科技進步大方向,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為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一是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理念。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科技創新的各方面和全過程,使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轉向生態化的發展軌道,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二是要構建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從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等多方面系統設計、同時發力,建立完善的科技政策導向機制和經濟政策激勵機制,營造創新環境、提升創新效能、激發創新活力。三是要突破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重點難點。要推動綠色發展,努力形成源頭控制、清潔生產、末端治理和生態環境修復的系列成套技術。緊緊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集中力量進行科技攻關,開發利用先進實用的生態環保技術;要推進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現精準、科學、高效治理污染。四要加強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國際交流合作。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原則,提升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綠色化水平,將生態文明科技創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各個地域、各條線路、各類園區、各個項目中去。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積極合作,應對未來發展、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人類健康、氣候變化等人類共同挑戰,讓合作成果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陳勛儒表示,科技創新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屆論壇開展生態文明科技創新方面的研究與交流,有助于各方增進共識、深化合作,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整體水平,構建生態文明命運共同體。云南愿與全國人民和相關國家一道,致力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研究與實踐,共建生態文明,共創美好未來,共同走進生態文明新時代。
論壇圍繞主題舉辦多項演講。在論壇學術演講環節,中外生態環境專家學者就生態文明與綠色發展、中國環境產業及技術發展、環保科技與應用、云南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價值與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生態修復前沿技術、重金屬污染防治科技創新理論與實踐、云南土壤污染形勢與對策、生態文明建設與科技創新支撐等內容作主題演講和案例交流,圍繞“科技創新與生態政策”、“科技創新與生態修復”主題開展對話交流,從不同領域和視角深度解讀了生態文明科技創新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全方位、多層次展示近年來我國環保科技前沿技術和創新成果。
論壇還專門開設了全面建設綠色礦山高層論壇,就綠色礦山建設與實踐,綠色勘查典型挖掘及模式提升,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政策及先進適用技術,智慧礦山建設等進行了交流。在論壇期間,還舉行了中關村綠色礦山勘探委員會成立大會,就如何推廣應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來助力綠色礦產勘查進行了研討和交流。
本次論壇初步建立了“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科技創新合作倡議書,并著手建設“一帶一路”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大數據服務平臺,為生態文明科技創新提供重要支撐,已初步打造成集生態文明科技創新領域學術研討、信息交流、項目對接、市場開拓為一體的資源共享平臺。
國家發改委、自然資源部等相關部委人員,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美國、瑞典等國家相關官員和生態領域專家學者,云南省內外環保、科技、林業等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社團、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和志愿者代表等200余人參加了論壇。
論壇由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給予支持與指導,云南高原生態環保基金會、云南省環境科學學會、新遠國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辦,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云南省生態文明建設研究會、云南新世紀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云南省土壤培肥與污染修復工程實驗室、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云嶺大學生創業就業促進會、云南省綠色環境發展基金會協辦。
由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金融監管總局制定的《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近日發布。《計劃》旨在有效發揮國家融資擔保基金(以下簡稱“融擔基金”)體系引領作用,引導銀行加大對科......
7月19日,在2024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上,來自汕尾市的10名選手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他們全部獲獎。其中,中小學生組獲一、二等獎各1名,成人組獲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獲得優秀獎5名。這......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安玉海、白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吹響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沖鋒號。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一項戰略任務,對科......
7月11日下午,2024中國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以下簡稱TR35)中國區發布儀式在上海閔行大零號灣科創大廈開幕。活動發布了2023年度TR35中國區入選者名......
科創板即將迎來開市五周年,科創板公司上半年則以可圈可點的交易數據、公司業績等提交了一份“期中考”答卷。據Wind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共有573家科創板公司上市交易,總市值為5.12萬億元;10......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這一重要要求,為新時代新征程更好發揮企業創新主力軍作用指明了方向。企業是科技創新的“出題人”“閱......
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4763號(資源環境類365號)提案答復的函國科提案社〔2022〕第19號陳利頂委員:您提出的《關于加強風光資源開發空間及碳中和潛力研究,持續推進清潔資源開發的......
6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消息顯示,6月26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認真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4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