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最近兩天,我這還有幾個評審的會要開,咱們的會面能不能后延幾天?”在分析測試百科網聯系北京電鏡學會秘書長張德添時,張德添抱歉地回應。剛從“第九次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及2016年全國實驗室協作服務交流會”歸來,就又要赴外地參加評審會議,已經從軍事醫學科學院退休十余年,但他還是那么忙碌。
作為國內較早開展電子顯微鏡研究的學者,張德添活躍于科研、社會活動領域,認真、執著,同時也得到了業內的廣泛認可和尊敬。
北京市電鏡學會秘書長 張德添(資料照片)
“我從事電鏡領域的研究算是‘半路出家’。”張德添說,在電鏡之前,他從事的是保密性質的科研工作。從一則舊時報道中的只言片語,可以看得出他有多么“拼”:有一次,隊伍已經進駐試驗現場,研究員張德添突發急性闌尾炎,醫生要把他送往后方醫院手術,為了能夠盡快工作,他堅決要求就地手術,兩張桌子拼成手術臺,用動物解剖刀割下了闌尾。
保密科研任務結束后,張德添開始接觸電鏡。說是“半路出家”,其實張德添浸淫于電鏡領域已經三十余年。
“我覺得電鏡是個需要人的行業,我就去了。”張德添說,三十年前,也正是國內電鏡行業飛速發展的時候。“我趕上了好時光,剛好是我國電鏡研究開始飛速發展的臨界點。”
從張德添分析的我國電鏡采購情況變化,也可以看得出來,他介紹,20世紀80年代,是我國電鏡采購的第一次高峰。到90年代,國內的電鏡采購量趨緩。到了新世紀,電鏡采購量又一次爆發式增長。2010年以后,電鏡采購趨向于平穩增長。
“如果說大型電鏡(排除臺式電鏡),國內目前在用的保有量大約有8000-9000臺,每年以幾百臺的量在增加。”張德添說,據分析測試百科網對自有數據的分析,如果算上臺式電鏡,國內目前的在用電鏡保有量將達數萬臺。
“我在電鏡領域從業三十多年了。”張德添說,“第一個十年,我在打基礎,第二個十年,做了一些研究,第三個十年,做了一些社會活動。”
資料顯示,張德添曾經獲得過部隊、國家部委等各種獎項近十項。“差不多每年一個獎吧。”張德添說,他利用電鏡研究肌肉組織,獲得了不少成果。已退休十年,至今還不斷有研究者找他,咨詢學術問題。
“第三個十年”其實是指張德添退休后的十年,他就任北京電鏡學會理事長。
“我還沒退休的時候就參與了電鏡學會的工作,退休以后,我們老兩口生活安逸,大家也希望我能再做點事,我就想,那就發揮點余熱。這是一件公益的事兒。”張德添說。
如今的北京電鏡學會每年組織三大顯微領域的會議,分別是前面提到的“華北五省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北京市電子顯微學年會”和“全國激光共聚焦顯微技術理論與應用學術交流研討會”,三個學術會議在國內顯微學術領域有較大的影響力。
說到這三個會議,張德添特意強調:“今后,激光共聚焦的會,要加上‘超分辨’,這是新的發展趨勢。”
“我現在也在著力培養年輕人(組織公益活動),得有人接我的班啊!”張德添說。
張德添介紹,國內電鏡領域的應用研究飛速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其中,有兩個關鍵的學術發展對電鏡應用起了重要作用。一個是納米材料學科的發展,另一個是蛋白組學的發展。
納米材料中,對微觀材料的結構觀察,刺激了科研工作者對顯微技術的需求,一度形成了全國性的“納米熱”。當“納米熱”逐漸恢復理性時,蛋白組學的興起,對變異蛋白觀察和發現的需求,再次刺激了電鏡熱。
“這兩個學科的興起,對國內電鏡采購起了比較重要的作用,在納米方面,前二十年使得我國在材料的微觀研究方面有很大的促進。在生命科學方面,到施一公團隊用冷凍電鏡發現剪結體結構形成一個高潮。”張德添說,“在材料微觀研究和生命科學研究方面,國內的電鏡研究技術水平基本與國外持平或略有差距。”
張德添介紹,雖然我國在材料領域的電鏡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但電鏡本身的發展也制約了其在領域的進一步應用。“最近十幾年,電鏡主要是在高壓電鏡引入了球差,但總體而言,沒有大的突破。”張德添說。
目前電鏡主要應用于材料和生命科學領域,“其中大約七到八成的電鏡都用于材料領域,二至三成左右用于生命科學。”張德添說。
在生命科學領域,冷凍電鏡、環境掃描電鏡等產品,目前已成為熱門采購對象。“現在好多高校都想采購冷凍電鏡。”張德添說,“在生命科學領域,電鏡的作用是觀察形貌和內部結構,但在解決問題、對民生提供幫助方面的作用還有限。”
電鏡又是特殊的科學儀器,它的作用是觀察物質的微觀形貌和內部結構,不像質譜,可以對物質成分作準確的定量分析。據分析測試百科網自有的國內儀器保有情況數據庫顯示,我國電鏡的主要擁有者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機構,用于質量檢驗檢測的電鏡保有量相對較少。
雖然電鏡更多地用于科研領域,但在產品檢驗檢測方面,電鏡的市場在逐漸出現并擴大,這意味著未來國內電鏡市場的增量還會持續。“之前,質檢部門希望采購一批電鏡,用于出入境檢驗檢疫體系。”張德添說,“如果每個口岸配一臺,大約是十幾臺,甚至二三十臺的量。”去產能和產業升級,《中國制造2025》的發布,都意味著生產企業對電鏡分析的需求將呈上升趨勢。這都是對電鏡市場的利好消息。
“這三四十年,電鏡應用高速發展,在基礎科學研究、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電鏡本身的技術進展沒有質的變化,還是在電子光學的水平上,這在國外也同樣如此,電鏡需要新的突破。”張德添說。
“上世紀八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初,我國的電鏡生產水平和國際基本處于一個水平,或略差。”張德添說,“但之后這幾十年,由于體制、人才培養、基礎科學和國家的綜合工業實力等多因素,導致了尷尬局面。”
“當時國內透射電鏡生產企業有3家,掃描電鏡生產企業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1家。”張德添說。
分析測試百科網根據自建數據庫的分析顯示,目前,國內在用電鏡中,還有北京的中科科儀、上海電子光學技術研究所和南京江南光學儀器廠等三家機構的產品。
但實際上,到現在,國內只剩下能夠生產掃描電鏡的中科科儀一家電鏡企業。
2013年,中科科儀獲得了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的資助,開發場發射掃描電鏡。據分析測試百科網了解,目前該產品已經形成了銷售。至此,我國已能生產商品化的鎢燈絲掃描電鏡和場發射掃描電鏡。
“到現在,透射電鏡已經完全被打趴下,掃描電鏡基本被打趴下了。”張德添說,說到這里,他心情沉重。“歷史上國家對電鏡有過很多次好的支持機會,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錯過了這些好機會。”
“大約三十多年前,我曾經希望國內能發展中低端的透射電鏡。”張德添說,當時,在一次學術交流中,一位加拿大沃太華中心實驗室電鏡室主任告訴他,歐美在臨床病理診斷時,如果病理報告結果只提供了光學顯微鏡的診斷結果,病人是不接受的,必須帶電鏡觀察的結果。“這是三十年之前,他們就已經達到這種應用水準了。那時我國在病理診斷方面基本是清一色的光學顯微鏡,甚至是用肉眼觀察。”張德添說,對于中國電鏡市場而言,這其實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100千伏的透射電鏡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材料領域,100千伏的透射電鏡需求量更大。
但他的建議遭到了拒絕,此事之后不了了之。到如今,我國可生產電鏡的企業只剩下中科科科儀一家,并且只能提供中低端掃描電鏡。據分析測試百科網的統計,中科科儀的電鏡市場占有率大約為3%,排在日本電子、日立、FEI和蔡司之后。
“一個決策失誤,會帶來幾十年的落后。”張德添說,“我作為一個電鏡工作者,回想這段歷程,心里覺得不是滋味。”
如今,也有一些創業團隊在找張德添,希望做電鏡,張德添對此不置可否。對在電鏡行業從業三十年的他來說,一款產品是否有市場,他能很快地給出清晰的答案。
“其實,現在國內的機加工水平上來了,有條件生產電鏡的單位還是有不少的。”張德添說,但是,能夠生產出來和能夠商品化,這是兩個概念,“現在電鏡領域排在前列的企業,市場占有率已經很高了,并且當前是產能過剩的時代,電鏡也一樣。我們是否有很好的積累?即使生產出來,是否有市場競爭力,是否賣得掉?”
“現在,老一批電鏡人或者退休,或者離世,年輕人又接不上來,在大型儀器,比如核磁、電鏡、質譜等領域,基本是國外在壟斷,并且這個局面一時之間很難有改觀。”張德添說。
但話說回來,電鏡還是要做,“我們現在買電鏡,越買越貴。”張德添說,“對儀器企業來說,電鏡還是得國產化,應該從中低端做起,先占領中低端市場,而不是一味買國外的儀器。”
“現在的科研體制很尷尬,如果不改,就很難促進電鏡的發展。”張德添說,“做科研工作的年輕工作者,還是要沉下心來,深入其中,希望有所發現,有所作為,別被發表論文捆綁死了。”
張德添回憶自己當年從事電鏡研究時的情形,“我做研究的時候,把電鏡從頭拆到尾,很多故障我都能修。那時候想得也很簡單,設備那么貴,得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如果壞了找人修又很貴,那就只有自己修。實在修不好的時候,才找工程師來。即使是找了工程師來修,我也清楚地告訴對方哪里壞了,該修什么。現在的科研工作者,基本不會這些了。”
“現在的電鏡集成化、模塊化情況越來越普遍,所有儀器都是這樣,也少了很多個人維修的機會。”張德添說。
對于電鏡產業,張德添用了現在常用的四個字:工匠精神。
“我和日本做電鏡的專家進行學術交流,當時有一個感受,他們很投入,做分子泵的就做分子泵,一直做,越做越精。”張德添說,眾所周知,日本企業在全球電鏡領域都擁有強大的競爭力。
“我提倡工匠精神。精耕細作,精益求精。現在我國找這種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已經很難了。”張德添說。
從2021年底疫情后各種羈絆就沒有撈到去電鏡年會的機會,這次第四次年會終得償所愿,東莞已經成為電鏡年會的附屬名詞,地點四年未變,未變的還有我們熟悉的大會主席團和組委會的各位老師,未變的還有各參會代表和......
10月17日-21日,2024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在東莞舉行,本次會議吸引了來自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儀器技術企業等電子顯微學領域專家學者近2000人出席參會。國儀量子攜聚焦離子束電子束雙束顯微鏡......
項目概況高分辨熱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https://zbzx.suda.edu.cn/32/65/c9291a602725/page.ht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4年11月0......
近期,浙江求是招標代理有限公司關于浙江理工大學一批設備發布公開招標公告,本網匯總這批采購項目,該套招標總價超1000萬,涵蓋核磁、光譜、超高效液相色譜、電鏡、量熱儀DSC、動態熱分析儀DMA等設備。詳......
國儀量子技術(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儀量子”)近日在安徽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儀量子主要以量子精密測量和量子計算為核心技術,構建先進儀器產業集群。其產品涵......
電子顯微鏡作為高精度的分析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納米技術等領域,能夠對物質結構進行微觀觀測和精密檢測。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市場對高端顯微設備的需求不斷增加。根據海關總署提供的數據顯示,2......
陽光灑金波,綠意映夏韻。值此盛夏之季,"電鏡前沿技術報告會暨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電子顯微鏡專業委員會秘書處新址"揭牌儀式于2024年7月30日在歐波同集團北京總部隆重舉行。北京......
2024年7月20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電子顯微學專業委員會主辦的“2024年度北京市電子顯微學研討會暨第十三屆全國實驗室科學管理交流會”在遼寧丹東成功舉辦。此次會議旨在推動電子顯微技術的發展......
近期,14所高校發布采購計劃,均超千萬,總額超21億,主要集中在8月份采購,包括質譜、光譜、色譜等多種儀器,具體如下:序號高校總預算(元)采購時間1華東師范大學952979508月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9......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江蘇省財政廳關于做好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有關規定,現將徐州市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2024年7月(第1批)政府采購意向公告如下:編號項目名稱采購需求概況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