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斌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早在1934年,偉人毛澤東就提出了“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國上世紀50到70年代的大中型水利建設熱潮,為我國現在的糧食安全和水資源安全打下很好的基礎。
水土保持是基本國策。為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減輕水、旱、風沙災害,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于1991年頒布。1993年《國務院關于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強調:“水土保持是山區發展的生命線,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水旱災害的防御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軌道。《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于1997年頒布。為了合理開發、利用、節約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于2002年頒布。最近10年,《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2009)、《全國抗旱規劃》(2011)又相繼頒布實施或編制完成。這些都對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減輕旱澇災害,保障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資源高效利用事關國民經濟全局發展。我們2010年在《建議將水利建設和水資源高效利用作為基本國策》一文中指出:“現在看來,水利不但是農業的命脈,還是城市的命脈,是工業的命脈,是國家的命脈。”同年,我們在《中國水資源和糧食安全與現代農業發展》一書的“解決中國水資源安全問題的方略”一章中指出: “今后解決中國水資源安全的重要任務是將水資源治理轉變為水資源高效利用。這樣才能保障防洪安全、抗旱安全、糧食安全、供水安全、飲水安全、生態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2011年胡錦濤總書記曾指出:“過去我們常講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現在水利的重要性遠遠超出農業領域,還關系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關系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成為2011年國家一號文件主題。文件確立了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的戰略定位,作出了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要論斷,明確了水利在現代農業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戰略舉措的原則要求。
水資源高效利用是十八大報告強調的一個重要方面。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不同地方中指出:“繼續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加快水利建設,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水是生態文明中最為關鍵的要素。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要建設美麗中國,只有科學治理和高效利用各種水資源,才能實現國泰民安,山清水秀,繁榮昌盛。
水科學研究成為21世紀的一門新的學科體系。水科學成為聯系各個科學的一個重要節點和樞紐,水問題成為世界可持續發展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水科學發展擴大了水科學研究交叉領域和體系,形成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等有關方面水問題網絡體系。水是人類生存的根本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高水效農業是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方向。我國乃至世界農業經歷了從雨養農業→旱地農業→節水農業→高水效農業的發展過程;用水技術也經歷了作物高效用水→生物高效用水→農業高效用水→河海(水產)高效用水的幾個階段。我們認為,節水農業是針對灌溉農業中節約用水提出來的,現在也包括旱地農業中的水分高效利用。從對水分高效利用的核心來看,節水農業和旱地農業都可以稱為高水效農業,是一種同時追求和實現單位耗水的高水分利用效率、高經濟效益、高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的新型農業體系。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指出,要充分挖掘鹽堿地綜合利用潛力,加強現有鹽堿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鹽堿化趨勢,做好鹽堿地特色農業大文章。多年來,我國鹽堿地治理改造有哪些做法?取得哪些成效?下......
“氣候危機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和挑戰。”國際經濟商業網站17日這樣擔憂地稱。據報道,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正考慮禁止絕大多數大米的出口。尼日利亞總統提努布日前宣布該國進入糧食安全緊急狀態。與......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戴兵7月12日說,如何統籌糧食安全和城鄉協調發展是各國面臨的重要課題,國際社會要將糧食安全置于國際議程的優先位置,并充分發揮聯合國糧農機構作用,支持各國探尋有效的解決方案。戴兵當天......
近期,受厄爾尼諾現象帶來的極端氣候影響,世界主要水稻生產國生產受到影響,全球大米價格持續攀升,達到11年來歷史高點,國內稻谷價格也呈現同步上升趨勢。我國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產和消費大國,厄爾尼諾現象會不......
按中央決策部署,我國將推動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合二為一”,目前自然資源部正會同相關部門與省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簽訂責任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7月11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權威部門話開局”系......
中新經緯7月1日電據“中國水利”微信號1日消息,為實施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近日,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非常規水源配置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為保障糧食有效供給,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糧食安全風險能力,維護經濟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糧食安全保障法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該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
10臺收割機在麥田中整齊地排成一行,隨著“比賽開始”的口令響起,收割機伴著轟鳴聲在麥浪中飛馳,將一顆顆金黃的麥粒“收入囊中”。這是日前在安徽省舉行的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阜陽市阜南賽區的比賽場景。......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提高水稻、玉米、小麥等主糧作物的產量,是保障國家重大需求——口糧安全的關鍵所在。為進一步提高我國主糧作物的產量,過去10年間,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主要農作物產量性狀......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均水資源量是我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做好水治理文章是永恒主題。然而,從“治水”到“智水”的進程中,諸多技術瓶頸令人棘手。何以破題?唯有科技。錨定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