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大量研究強調了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未深入。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發現,鐵礦物通過降低其結合的碳被礦化并誘導負激發效應(抑制土壤有機碳礦化),進而促進稻田土壤有機碳積累,且碳積累增強效應取決于鐵礦物的結晶度以及碳負載量。
研究者以2線水鐵礦和6線水鐵礦(分別代表無定型和晶型鐵礦物)及13C-葡萄糖為原料制備了四種碳鐵復合物(包括2線水鐵礦結合態高量、低量葡萄糖和6線水鐵礦結合態高量、低量葡萄糖),并以高量、低量純葡萄糖為對照,采用室內培養試驗,在60天培養期內觀測了稻田土壤碳鐵復合物的礦化過程及對土壤原有有機碳礦化的激發效應。
結果表明,2線水鐵礦結合態葡萄糖的累積礦化率比6線水鐵礦結合態葡萄糖高約21%。僅葡萄糖添加刺激了土壤原有有機碳礦化,導致約0.27 %土壤有機的損失,但碳鐵復合物輸入抑制了土壤原有有機碳礦化(約為?0.33%至?0.55%),促進土壤有機積累。
研究明確,促進無定型鐵礦物向晶型鐵礦物轉化,可增強富鐵水稻土有機碳積累。該研究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碳鐵復合物促進南方紅黃壤性水稻土有機碳積累的過程機制,并對該區域土壤肥力提升及田間綜合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稻田土壤碳鐵復合物對有機碳的保護機制圖。受訪者 供圖
2月7日,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土壤學期刊《土壤生物學與生物化學》(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促會項目的資助。
相關論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8071723000342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土壤環境研究室在土壤鐵礦物結合態有機碳庫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近日,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和Journ......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大量研究強調了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未深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科研......
南方稻田土壤富含鐵礦物,大量研究強調了碳鐵耦合對土壤有機碳長期儲存和穩定的重要性,但由于碳鐵復合物難以從土壤中分離,其對土壤有機碳的保護機制認識尚未深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科研......
水性亞鐵(二價鐵)和次生氫氧化鐵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了缺氧土壤和沉積物中的礦物重結晶或轉化過程,然而硅酸鹽在鐵礦物重結晶和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和路徑尚不清楚。近日,瑞士蘇黎世大學的一個科研團隊在最新研究中......
在海洋沉積物中,厭氧甲烷氧化(AnaerobicOxidationofMethane,AOM)的甲烷消耗量為20-300TgCH4yr-1,占全球大氣甲烷通量的60-80%,對全球甲烷平衡和氣候變化有......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帶領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在多種養分添加對稻田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激發效應的影響研究獲新進展。施肥(養分元素添加)是農業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如何科......
中科院地化所馮新斌團隊,以貴州省萬山汞礦區不同污染類型(土法煉汞區和廢棄汞礦區)的水稻田為研究對象,對汞礦區水稻田各介質中汞的分布特征、主要來源及污染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