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1-29 11:50 原文鏈接: 強國路上扛起環保履約工作新責任

      在強國路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全黨的行動指南。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生態環保工作者,同時也是環保履約的一線工作者,要全面而深刻地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未來的工作,在強國的路上,擔當起環保履約工作的新責任。

      “美麗”已經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題中之義

      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十九大報告的具體闡述中,濃墨重彩地體現了生態環保的內容,可以看出,在強國的路徑部署上,“美麗”已經成為強國的題中之意。

      作為一線工作者,我們所感受到的是,過去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各地更加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過去5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可以預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生態環保改革定將持續深入,環保工作者一定會大有所為。

      做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者、捍衛者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意味著,生態環保工作有較大的作為空間,也意味著生態環保工作者要挑起更重的擔子,要成為新發展理念的捍衛者。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體現。十九大報告專門有一個篇章對“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進行論述,內容主要包括推進綠色發展、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改革生態環境監管體制幾個方面。在這個專章里,排在第一位的是推進綠色發展,這也說明,我們在布局生態環保工作的時候,需要站在新發展理念的角度來考慮,站在綠色發展的角度來推進。

      另一方面,隨著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深入、新發展理念的深入,各地、各行業在各方面勢必有更加深刻的調整,生態環保工作一定要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趁勢而上,在全社會主動掀起和引領綠色發展、綠色生活的熱潮。結合我們在國內的履約工作,淘汰落后產能、創造新的經濟動態也正好契合這一時間窗口,我們一定要更加有所作為,打開環保履約工作的新局面。

      通過履約舞臺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

      十九大報告還書寫了中國共產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意愿。報告說,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報告還進一步闡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作為戰斗在環境履約第一線的一名黨員,切實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的深刻內涵。下一步,我們要深刻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環境內核,這將是今后公約談判和履約工作的綱目。

      中國正在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途上,但中國依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國情沒有變,依然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需要我們在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與“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這個新任務之間找到一條最適合的履約道路。

      在近年來的環境履約國際談判中,我們一直在積極作為。當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指引下,結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是我們未來工作的方向。我們既要理直氣壯維護我們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權利,又要創造性地推動全球綠色發展,號召更多的國家加入到清潔世界的建設中,為筑牢全球生態安全底線而奮斗。

    相關文章

    廣東省生態學會舉辦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中國科學院清原森林站“智慧”守護“地球之肺”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如何開展“無廢城市”建設?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隆重開幕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全國生態日正式設立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

    為提升生態文明意識,我國擬設立“全國生態日”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

    國家林草局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

    國家林草局今天(19日)發布,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共有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林草局、河北省科技廳、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5家單位參與組建。國家林草......

    鐘茂初委員:探索生態文明人才培養機制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要推進并落實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也需要相關的科學研究。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認為,創設專門培養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的高等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