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8-28 10:00 原文鏈接: 得醫學者得天下高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覽

      醫學對于高校學科建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有醫學和沒有醫學的院校,在多學科綜合與科研上,會明顯吃力。而且,想要往綜合性大學方向發展,沒有醫學的支撐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上,有無醫學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高校最終的立項數。

      ▎2019年各大高校立項數排序(除去醫學類項目數)

      從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量來看(含2019年國家杰青建議資助項目,方便與其他年份進行比較),上海交通大學總立項數高達1199項,位居各單位之首,其中,醫學類項目數量為632項,除去醫學類項目后的立項數為567項,仍然位居第一位。浙江大學總立項數達到848項,醫學類項目數量為302項,除去醫學類項目后,排名從總立項數的第三位變為第二位。清華大學醫學類項目僅有24項,除去醫學類項目后,排名從總立項數的第七位進步為第三位。除去醫學類項目后,立項數前十的高校還有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類項目均在100項以下,相比于前十的其他高校,在醫學類項目數上差距較大,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四所高校在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的建設上弱于其他高校。

      ▎自科基金醫學類項目立項數逐年升高

      那么國家自科基金醫學類項目數每年是否呈升高的趨勢呢?為此,青塔統計了近十年國家自科基金醫學類項目數以及醫學類項目數與總項目數的比例。

      從統計結果來看,醫學類項目立項數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010年醫學類立項數為4949項,2011年為6706項,增長率達到了35%左右。2012年-2014年項目數均在7500項以上,2015年和2016年醫學類立項數增長到了8000多項,2017年以后達到了9000項以上,2019年更是高達9392項。

      而醫學類項目數占總立項數的比例也呈逐年升高的趨勢。2010年醫學類項目數量占總立項數的比例為22.88%,之后醫學類立項數占比逐年升高,2011年為23.68%,2012年為24.18%,2015年達到了25%左右,2019年醫學類項目數占比達到近十年的最高,為25.76%。

      ▎高校醫學類項目占比高成趨勢

      從統計結果來看,十年來大部分高校醫學類項目數量占總立項數的比例呈上升趨勢。對于總立項數靠前的高校來說,醫學類項目數量占比均較高。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總立項數位居高校之首,其醫學類項目數占比達到了52.71%,近十年醫學類項目數占比從2010年的41.48%逐漸維持在50%左右。2019年醫學類項目立項數占比在50%左右的高校還有,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同時,這些高校的總立項數也居前列。

      而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醫學類項目數占比較同層次高校低不少,側面反映出這些高校在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的建設上較弱。但是,從近十年的變化來看,這些高校也在采取措施,最直觀的就是醫學類項目數占比有升高的趨勢,比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占比僅為1.66%,2019年就達到了9.97%,發展十分迅速。

      ▎發力醫學 多少高校籌建醫學院

      從國家自科基金項目立項數來看,醫學類項目對于高校的總立項數有十分大的影響,進而會影響高校的科研與發展。因此,近年來,國內沒有醫學的知名高校,紛紛發力醫學,就是最好的證明。

      據青塔此前統計,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0多所已經建立或者正在籌建醫學院(數據: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何紛紛建立醫學院?),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漸增加,其中多所為理工科院校或師范院校。在國家雙一流建設的大背景下,發力醫學已經成為促進頂尖高校發展的重要途徑。

      但是,仍然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無論是雙一流建設還是學科評估都強調的是內涵式發展而非追求大而全的建設,那么各個高校紛紛發力醫學是否真的是必要的,是否真正有利于學校的發展和建設呢?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學校根據自己的定位認真思考。

    相關文章

    上海擬資6700萬助力醫學創新研究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他48歲回歸學術界,任西湖大學教授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政策利好!2025年或成國自然申請最佳時機

    近日,基金委竇賢康主任發表署名文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科學根基和動力源泉》,文中提到: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大力度自主培養基礎研究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

    國自然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4年第2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關于2024年第2期專項項目(科技活動項目)申請的通知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項目管理辦法》,為加強學科發展戰略頂層設計,促進本領域國際(地區)合作交流和人才培......

    985高校陸續公布:17位本科生獲國自然項目

    近日,陸續有高校公布了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本科生)立項情況,目前共有17位本科生獲得資助。現將其整理如下(不完全統計):武漢大學據武漢大學消息,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

    連續八年破千!這一高校獲國自然資助1393項,再創歷史新高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按照目前公布的項目統計,上海交通大學獲批項目連續第八年突破千項,多個類別項目數取得新突破。截至目前,上海交通大學共......

    武漢專家發現腦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新方案

    中新網武漢9月2日電(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研究團隊設計并構建一種具有自催化功能及腦腫瘤靶向能力的納米粒子,在穿透血腦屏障、靶向腦膠質母細胞瘤方面表現出顯著能力,并在抑制腦膠......

    30萬/項,國家基金委公布首批國自然博士項目獲批名單

    2023年9月,基金委公開報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博士研究生)首次試點設立。據悉,博士生項目采用“推薦+評審”制,依托單位按名額擇優推薦,基金委組織評審進行遴選,每個項目資助強度30......

    國自然基金2000人調查,75%的人都……

    20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已于8月23日正式公布,科學網編輯部于當日向大家征集本年度基金申請結果和心得體會。截止8月27日晚,共2179位用戶參與投票分享了自己的申請情況,其中75%的人今年都鎩......

    20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結果揭曉哪些高校喜獲資助

    8月23日,國自然基金委發布《關于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接收申請項目評審結果的通告》。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相關項目管理辦法和專家評審意見,經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務會議審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