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7-09 16:23 原文鏈接: 微生物所開發出微生物可控進化新方法

      脅迫抗性是工業微生物的重要屬性之一。微生物的脅迫抗性是多基因控制的復雜生理性狀,單基因改造方法很難有效發揮作用。而針對多基因的化學/物理誘變、轉錄因子改造等方法,均采用“先突變后篩選”的策略,需要頻繁的人工介入,導致整個改造過程不連續且效率低。

      為了快速提高工業微生物對不同環境脅迫的抗性,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李寅課題組已開發出基因組復制工程輔助的連續進化技術GREACE(Luan et al. 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2013, 6:137)。其基本原理是降低基因組復制過程的保真性,提高突變頻率,實現在給定環境脅迫條件下的“邊突變邊篩選”,達到連續高效進化的目的。相關系統已提供給國內外十多個科研機構使用。

      在自然界的脅迫條件下,極少量微生物細胞會通過一系列的生理調控,進入一種基因組復制突變率極高的超突變態。受這一現象的啟發,李寅課題組的研究人員采用雙穩態開關,創建了一個脅迫誘導突變(stress-induced mutagenesis)的進化模塊。將該模塊植入大腸桿菌后,加入誘導劑IPTG可引發脅迫誘導突變,使細胞躍遷到突變態,從而適應環境脅迫。當達到進化目標后,加入誘導劑aTc抑制脅迫誘導突變,使細胞回歸到正常態,保持進化后的性狀穩定遺傳。

      在這一設計思想指導下,研究人員通過10個周期的IPTG/aTc切換,在2個半月內就將大腸桿菌對丁醇的最低耐受濃度提高了56%,實現了復雜生理性狀的人工控制進化。研究結果為進化工程增加了一種可控進化新方法,也為脅迫誘導突變理論提供了新的實驗證據。

      以上結果已于6月30日在Biotechnology for Biofuels 在線發表。朱林江為該文的第一作者,蔡真為該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部“973”計劃和“863”計劃的資助。

    相關文章

    18億遺傳密碼重建開花植物進化樹

    為什么一項關于花花草草的研究,會被評價為“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英國皇家植物園領導的由279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4月24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公布了科學界對開花植物種系進化樹的最新認......

    科研人員首次深度解析全球瘤牛起源和進化

    11月28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團隊繼2018年在解析東亞家牛祖先的基礎上,對全球瘤牛起源和進化深度解析,通過分析全球57個主要瘤牛品種354個樣本,從全基因組水平揭示全球瘤牛常染......

    研究發現一種雙重調控誘導型基因開關用于基因激活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王福教授團隊在《診斷治療學》期刊以《一種雙重調控的誘導型基因開關系統用于微小RNA檢測和細胞類型特異性基因激活》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基礎醫學院青年教師舒文杰為該論文......

    全基因組分析方法創新,人類百萬年前的群體秘密被發現!

    9月1日,《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李海鵬研究組與華東師范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研究所潘逸萱研究組合作撰寫的題為Genomicinferenceofasevereh......

    毛方園:探索哺乳動物進化的奧秘

    如果只是停留在對標本的簡單描述上,前人已經做得非常細致了,留給我們的空間很小。我們現在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想再進一步就必須要引入新的方法。見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毛方園時,她......

    “特洛伊木馬”細菌誘導癌細胞自毀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科學家首次將細菌產生的毒素編碼為信使核糖核酸(mRNA)分子,并將含有這些分子的納米顆粒直接遞送給癌細胞,使癌細胞產生毒素,最終自殺,自殺率約為50%。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治療診......

    中國科大揭示食物抗原誘導免疫耐受的機制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朱書團隊在腸道免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并對GSDMD在食物耐受中的功能進行了新解讀。6月15日,相關研究成果以GasderminDlicensesMHCIIinductiontoma......

    2萬倍且擁有1萬倍韌性的酵母菌

    科學家們正在實驗室中進行一項關于進化的長期實驗,以研究單細胞生物如何進化成多細胞生命體。經過數千代之后,他們的酵母菌長大了2萬倍,堅韌程度提升1萬倍。進化的"缺失環節"的想法通常會......

    進化之窗——分子相互作用的通用解釋框架

    數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普遍的解釋框架,它提供了一個"進化的窗口"。這個框架解釋了分子在適應不斷變化的條件時如何相互作用,同時仍然保持對生存至關重要的基本屬性的嚴格控制。據昆士蘭大學數學......

    超新星也可能影響地球上的生命多樣性

    化石記錄已被廣泛研究,揭示了整個地質歷史中生命形式多樣性的重大變化。進化生物學的一個基本問題是確定導致這些波動的過程。新的研究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附近超新星數量的波動與過去5億年來海洋物種的生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