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在《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Rational design of a ‘two-in-one’ immunogen DAM drives potent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monkeypox viru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抗原結構指導的多表位嵌合策略,創新性地設計了一款“二合一”的猴痘病毒重組蛋白疫苗——DAM,實現了單一免疫原對猴痘病毒兩種感染性病毒粒子的全面保護。DAM對猴痘病毒的中和能力是傳統減毒活疫苗的28倍,為猴痘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更安全和可規模化的替代性疫苗方案。
該團隊對猴痘病毒兩種感染性病毒粒子的關鍵抗原進行了免疫原性評估,發現抗原A35頸部區是其免疫原性強弱的決定性因素。為了在提高A35免疫原性并穩定其中和表位的同時,獲得更加均一的A35抗原,研究利用頸部區序列對A35進行單肽鏈二聚化改造,并將2個抗原M1與單鏈A35二聚體做單肽鏈嵌合改造,設計出兼顧兩種感染性病毒粒子的全新猴痘單一免疫原DAM(Double?A35 and?M1)。
研究在小鼠模型中發現DAM具有優異的免疫原性。DAM激發的M1和A35特異性抗體水平均高于兩種抗原混合免疫;DAM激發的猴痘病毒中和抗體水平是傳統的活病毒疫苗的28倍,并實現了對致死劑量痘苗病毒感染小鼠的完全保護。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該研究由微生物所、北京大學和中國疾控中心合作完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在《自然-免疫學》(Nature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Rationaldesignofa‘two-in-one’immunogenDAMdrivesp......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在《自然-免疫學》(Nature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Rationaldesignofa‘two-in-one’immunogenDAMdrivesp......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在《自然-免疫學》(NatureImmunology)上,發表了題為Rationaldesignofa‘two-in-one’immunogenDAMdrivesp......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鄧增欽團隊與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趙海艷團隊合作,在《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and......
香港6日報告首例猴痘輸入病例,引發多方關注。香港科技大學9日消息,該校與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共同研究發現,早前獲世界衛生組織等衛生機關推薦使用、由牛痘病毒所研發的天花疫苗,能誘導人體對猴痘病毒產生強烈免......
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首次報道了第一例人類向狗傳播猴痘的病例后,世界衛生組織(WHO)猴痘問題技術負責人劉易斯當地時間17日表示,這是報告的第一例人傳動物的病例。報道稱,劉易斯表示,“這是報告的第一例......
6月16日,全球猴痘確診病例突破2000,達到了2027例。猴痘病毒在歐洲社區中間廣泛的人際傳播已經被證實,但其傳播途徑卻一直令人困惑,“體液”、“飛沫”、“病變體”、乃至“性行為”似乎都不足以解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