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電晶體管(FeFET)具有非易失性數據存儲、納秒級的編程/擦除速度、低功耗操作、超長的數據保存時間以及與CMOS工藝兼容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非易失存儲器應用的候選器件。在5nm技術節點以下,由于器件柵長(小于18納米)和鐵電薄膜厚度(大約10納米)相近,基于FinFET和水平環柵晶體管(GAAFET)的FeFET無法進一步微縮,而垂直環柵晶體管(VGAAFET)不受柵長的約束,同時在3D集成和布線上有明顯優勢,具有大幅增加集成度的潛力,因此更適合5納米技術節點以下的FeFET結構。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研究員朱慧瓏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集成工藝,制造出了具有自對準柵極的鐵電垂直環柵納米晶體管(Fe-VSAFET),其中包括柵長為40納米,溝道厚度為16納米的納米片和直徑為30納米的納米線兩類器件。該器件具有小于pA級的漏電,大于107的開關比,100ns級的編程/擦除速度和2.3V的最大存儲窗口等優異的電學特性,并且制程工藝與主流CMOS兼容。
該成果近日發表在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上(DOI: 10.1109/LED.2021.3126771)。該研究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預研項目和微電子所所長基金項目資助。
鐵電晶體管(FeFET)具有非易失性數據存儲、納秒級的編程/擦除速度、低功耗操作、超長的數據保存時間以及與CMOS工藝兼容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非易失存儲器應用的候選器件。在5nm技術節點以下,由于器件......
鐵電晶體管(FeFET)具有非易失性數據存儲、納秒級的編程/擦除速度、低功耗操作、超長的數據保存時間以及與CMOS工藝兼容等優點,被認為是未來非易失存儲器應用的候選器件。在5nm技術節點以下,由于器件......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日報道,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及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顏顥教授等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創建出一種新型元DNA結構,這些元DNA結構可自我組裝成......
近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與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簽署合作協議,同步成立“航空納米材料聯合實驗室”,首次在國內形成納米材料與航空領域的深度合作,旨在探索納米復合材料技......
9月14日,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創新基地本科生創新團隊BIOMODHUST-China再次傳來捷報:團隊論文《ADNAOrigamiMechanicalDevicefortheRegulatio......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納米材料與環境檢測研究室研究員劉錦淮和黃行九課題組在電阻轉換納米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被Small(DOI:10.1002/smll.2......
為支持歐盟委員會“零功耗”倡議,首屆國際納米能源會議近日在意大利佩魯賈召開,納米發電技術成為會議關注的焦點之一。納米技術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納米材料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得......
我國自然科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中國科學G輯: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在最新一期以封面專題的形式報道了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微納米課題組利用納米操作機器人在石墨烯可控加工方面的科研成果(Vol.42(4):3......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劉錦淮研究員、黃行九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在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檢測電學納米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指人類......
為推動園區納米技術發展,培養培訓一大批納米技術高技能人才,7月22日,以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納米加工平臺為基礎組建的蘇州工業園區納米技術人才公共實訓基地在蘇州納米所揭牌成立。蘇州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