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06 11:32 原文鏈接: 德國科學家發現“吝嗇基因”

      如果你有一位朋友從來都不請客,甚至都很少愿意AA制,那么你也不必太生氣,因為這很可能與他的基因有關系。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4日報道,科學家終于找到了“吝嗇基因”,這或許可以從遺傳學角度解釋小氣鬼們為什么把錢包捂得這么嚴實。

      德國波恩大學研究人員提取了101位年輕男性和女性嘴里的細胞樣本,并在樣本中檢測一段名為COMT的基因。該基因分成G堿基和A堿基兩種類型,其能夠影響腦化學,進而有可能左右人們慷慨與否。

      在實驗中,志愿者被要求去玩一個賭博電腦游戲,然后告訴實驗人員他們愿意將贏取的一部分還是全部獎金捐贈給秘魯的貧困兒童。為了使實驗任務更加真實,實驗人員還給志愿者呈現了一個名叫莉娜的秘魯貧困女孩的照片,以及一只由她編織的手鐲。

      實驗結果表明,擁有G堿基的志愿者有超過20%的人將他們贏的所有錢都捐給了莉娜,但是擁有A堿基(即“吝嗇基因”)的志愿者僅有不到2%的人能夠像G型人這樣慷慨。

      通常,人類每4人中間大約就有1人攜帶有“吝嗇基因”,他們表現得特別注重自己的錢財,比如時常討要香煙而不是自己去買,或者定期借錢付公交車車票,但不怎么還錢。而且,那些攜帶“吝嗇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捐贈給慈善機構的錢更少。

      不過,吝嗇的形成也不能完全歸咎于基因。之前的研究已經表明,一個人慷慨與否只能部分地用基因來解釋,諸如撫養、教育和宗教等其他因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