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甘肅省2023年共審批環評項目2565個,總投資4687.85億元。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已完成環評審批241個,審批完成率84%,年度投資額2358.34億元。剩余46個項目中,15個已完成部分環評審批,7個正在進行技術評估,其余24個因資金、土地、規劃、設計等問題,尚未編制環評報告書。目前,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已提前介入指導,協助加快編制。
按照《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23年本)》,當地將部分石化、化工行業環境隱患風險大的“兩高”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上收至省級,將污染物排放小、不涉及環境敏感區跨市(州)線性工程、機械制造等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市級,對“兩高一低”、生態敏感、產業轉移、“公園”類以及社會關注度高的“五類項目”審慎審批。
按照《甘肅省2023年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動態更新工作方案》,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牽頭成立工作專班,組建技術團隊赴現場指導幫扶,對市州更新成果“一對一”論證審查,按期完成甘肅省“三線一單”動態更新,動態更新調整后全省環境優先保護單元數量由491個調整為557個,重點管控單元由263個調整為312個,一般管控單元由88個調整為83個,通過更新提升了成果時效性和針對性。
為精簡環評審批流程,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創新采用“告知承諾制”,從項目環評文件編制到審批提供全流程服務,確保申請材料最少、流程環節最簡、審批時限最短,真正做到惠企便民。目前,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審批時限由法定的60(30)個工作日壓縮到20(7)個工作日。
數據顯示,甘肅省2023年共審批環評項目2565個,總投資4687.85億元。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已完成環評審批241個,審批完成率84%,年度投資額2358.34億元。剩余46個項目中,15個已完......
數據顯示,甘肅省2023年共審批環評項目2565個,總投資4687.85億元。287個省列重大項目,已完成環評審批241個,審批完成率84%,年度投資額2358.34億元。剩余46個項目中,15個已完......
在國際公認的四大新污染物(即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微塑料等)中,微塑料是唯一呈粒子狀態的污染物。隨著塑料產品種類和數量的指數增長,微塑料污染已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環境問題。更值得關注的......
如果企業在線數據不達標,面對較高費用的脫硫處理設施,有沒有“捷徑”可以繞道而行?還真有。就簡單的三樣東西:塑料軟管、三通管件、氮氣瓶,而且安裝簡便,半小時完工。繼去年10月新京報記者臥底環境監測機構之......
廣東珠海市首個天然氣處理終端二氧化碳(CO2)回收利用項目近日正式動工建設,建成后預計生產周期內平均年碳減排量達16.16萬噸,對助力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達成“雙9碳”目標有積極意義。該項目是“美麗中國......
新污染物因危害大、不易治理等特點而備受關注。其中,抗生素和微塑料為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中國科學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陳令新團隊針對抗生素、微塑料等新污染物,在新污染物環境行為與生態環境危害機理研究方面取得......
近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202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名單,武漢大學獲批9項,立項數與北京大學并列,位居高校第三。獲批項目分別是信息管理學院李綱教授《情報學視角下的科技安全領域國......
12月21日,據上海財經大學官方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23年重大項目立項信息,由學校交叉科學研究院葛冬冬教授牽頭,聯合本校江波教授團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上海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
固定污染源廢氣氨和銨監測采樣設備研發項目情況說明 目前,國內尚無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氨和顆粒態銨鹽同步監測的商品化專用采樣設備。為有效支持管理決策,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廢氣大氣......
關于召開科技創新2030-“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2023年度公開競爭類項目視頻答辯評審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農業生物育種重大項目2023年度公開競爭類項目立項工作安排,定于2023年12月11日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