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首次能夠在轉移癌模型小鼠體內直接觀察到,當侵潤性癌細胞向肺部遷移時,它們如何建立據點。他們驚奇地發現:早期的“先鋒”癌細胞進入肺部后通常都會死亡,但是它們首先釋放出行為上類似僵尸的顆粒,這些顆粒能夠自行移動,并且被一波又一波的免疫細胞吞噬。在這些免疫細胞中,很多細胞只要被這些癌癥顆粒感染,就會進入肺部組織深處,從而為在血液中漂浮的癌細胞未來能夠安全地安營扎寨和形成新的轉移灶開辟道路。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期刊上。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不良生活方式及環境污染等問題,導致惡性腫瘤轉移呈上升趨勢,因此,預防及抑制惡性腫瘤轉移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惡性腫瘤轉移的機制認識、研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逐漸趨于成熟完善。轉移常常是實體惡性腫瘤最后的和致命的步驟,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的生物學過程:癌癥的發生,上皮-間質轉化(EMT),基底膜屏障的破壞,鄰近組織的侵襲,血管內滲,間質上皮轉型(MET),外滲,定植、微小轉移的生長和繼發癌變。事實上,轉移性級聯的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受獨特的細胞譜系,微環境的改變,不同的解剖限制和多種遺傳和表觀遺傳的影響。
腫瘤干細胞以其獨特的特性成功解釋了腫瘤轉移的休眠現象、遺傳異質性等難題,成為腫瘤研究的熱點。隨著腫瘤干細胞研究進程的推進,轉移腫瘤干細胞、癌前干細胞、靜止腫瘤干細胞、遷移的腫瘤干細胞等概念被提出,對腫瘤干細胞的分類更細致,功能定位更明確,認為遷移的腫瘤干細胞是誘發轉移的主要因素。
有些研究已經定義了罕見的腫瘤干細胞亞群有不同的轉移能力。Roberta等確定了CD26+腫瘤干細胞亞群在大腸癌患者的原發灶和肝轉移灶中均存在。此外,循環CD26+腫瘤干細胞在注入小鼠盲腸壁后能夠在肝臟中形成轉移性生長。當患者表觀無遠處轉移時,CD26+細胞在原發腫瘤中的存在,預示著以后會發生遠處轉移。Dieter等運用分子追蹤策略,發現了在腫瘤轉移中具有特異作用的一類能廣泛地、長期進行自我更新的腫瘤起始細胞(LT-TICs),并證明這類具有干細胞性質的腫瘤細胞亞群的存在賦予了大腸癌的轉移能力,促進其惡性進展。
此外,累計的數據表明,在轉移性腫瘤干細胞中發現一些microRNA有上調、下調或缺失的情況。乳腺腫瘤干細胞let-7的microRNA的減少增加了其在體內的致瘤性和轉移能力。miR-30是另一個能證明microRNA在轉移性腫瘤干細胞中潛在作用的代表性例子。在乳腺癌干細胞異種移植中miR-30過表達能降低肺轉移,而阻斷miR-30的表達則增強其在體內的轉移。已報道多個microRNA參與EMT,這表明,microRNA可能通過調節EMT連接腫瘤干細胞和轉移。EMT誘導鋅指E-box結合同源盒1(ZEB1)不僅可以通過促進腫瘤細胞遷移和播散提高轉移性,同時也通過抑制miR-200家族的成員來保持干細胞表型,這是腫瘤播散形成的必要條件。
腫瘤干細胞學說是目前普遍認可的轉移學說,如果可以明確腫瘤干細胞與腫瘤侵襲轉移之間的關系,消滅或阻斷腫瘤干細胞從原發灶通過腫瘤間隙侵入血管、循環系統血管和淋巴管并遷移定居中任何一步,使得腫瘤局限于原發灶,這樣便可完整切除腫瘤,提高患者術后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研制出一種載藥3D打印薄膜。其由含有特定劑量抗癌藥物5-氟尿嘧啶和順鉑的凝膠制成,可殺死癌細胞,顯著降低復發率,并能最大限度減少傳統化療的毒性。相關......
反義寡核苷酸(ASO)是下一代藥物,可以通過阻斷我們基因中有害信息的轉移來治療疾病。在癌癥患者中,ASO有可能阻斷鼓勵腫瘤生長和擴散的信息。然而,ASO尚未用于治療癌癥。它們必須首先在癌細胞內傳遞,但......
3月8日,復旦大學欽倫秀/董瓊珠研究團隊在期刊《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上發表了題為“Alpha5nicotineacetylcholinerecep......
北京大學魏文勝及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黃超蘭共同通訊在Cellular&MolecularImmunology(IF24)在線發表題為“Unsynchronizedbutyrophil......
罹患原發性肝癌的蔡先生到武漢協和醫院復查,結果顯示其病情已有明顯改善。半年前,他在這家醫院接受了“釔[90Y]微球”介入手術。研發人員在遠大醫藥光谷研發中心進行藥物研發。蔡先生在介入手術中使用的藥品,......
美國斯坦福大學科學家曾在《自然》雜志刊發論文,首次證實惡性腦癌與大腦的神經連接密切相關。他們發現神經膠質瘤會與健康的神經元相互“交流”,形成突觸,劫持來自健康神經元的電信號,從而促進自身生長。據英國《......
研究人員發現MJH在體外殺死這些癌細胞的效率高達99%,而且用這種方法治療的小鼠中有50%不再患癌癥。正如鉆頭可以穿透混凝土一樣,作為一種納米機器,分子鉆頭(molecularjackhammer,M......
設計系列納米酶,與光熱治療、光動力治療、免疫治療等結合,用于癌癥、老年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突破太陽能電池關鍵技術瓶頸,構建高能、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有機太陽能電池體系,將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快速提升至1......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研究小組確定了CD95受體上一個可導致細胞死亡的關鍵表位。這種觸發細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會為改進癌癥治療打開大門。這一發現發表在近期《自然》雜志旗下的......
長期以來,癌癥治療一直是把雙刃劍,殺死癌細胞的同時往往也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嚴重破壞。但是,30日在線發表于《免疫》雜志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一種癌癥治療新方法,比目前的治療方法更精確、更持久且毒性更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