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6-12 10:03 原文鏈接: 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檢測臨床意義

    【摘要】  目的:探討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FIB)檢測的臨床意義。方法:選擇住院的腫瘤患者和正常對照組,采用全自動分析儀ACL200測定FIB。結果:良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良性腫瘤組相比較FIB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檢測FIB水平對于輔助診斷良、惡性腫瘤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對于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應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

     

    【關鍵詞】  惡性腫瘤;血漿纖維蛋白原

     

     惡性腫瘤患者多存在高凝狀態,血漿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與惡性腫瘤的關系受到臨床關注,筆者對良性、惡性腫瘤患者的FIB進行了檢測研究,以探討其在腫瘤診治方面的意義,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在我院住院的腫瘤患者75例,其中良性腫瘤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齡20~65歲,中位年齡54.6歲;子宮肌瘤16例,乳腺纖維瘤10例,甲狀腺瘤6例,脂肪瘤3例;惡性腫瘤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32~85歲,中位年齡59.5歲;肺癌8例,胃癌9例,食管癌4例,宮頸癌4例,乳癌5例,結腸癌4例,其他癌6例;另選取健康體檢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5~60歲,中位年齡54.2歲。所有對象均排除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等高凝狀態疾病及其他應激狀態,近2周內無服藥史。

     

      1.2 測定方法:對照組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1.8 ml,加入裝有109 mmol/L枸櫞酸鈉0.2 ml的抗凝管中混勻,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采用全自動分析儀ACL200測定。腫瘤患者于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血檢測,方法同上。

     

      1.3 統計學方法: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u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良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FIB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惡性腫瘤組與正常對照組、良性腫瘤組相比較FIB水平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表1 各組血漿FIB檢測結果比較(x±s)

     

      3 討論

     

      FIB是一種糖蛋白,分子量為340 000,由肝臟細胞合成及分泌,其形成后進入血循環,半衰期約為3~4 d,在血漿中的濃度為2~4 g/L,是血漿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為凝血疾病的診斷指標之一。近年研究發現其與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血栓病等的發生有關[1-3]。研究結果顯示,惡性腫瘤患者FIB含量明顯升高,與正常健康人和良性腫瘤患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惡性腫瘤患者存在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檢測FIB水平對于輔助診斷良、惡性腫瘤有一定的臨床意義,對于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高纖維蛋白原血癥,應警惕惡性腫瘤的可能。


    相關文章

    Nature子刊:李斯文/顧月清團隊開發雙特異性納米系統,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徹底治愈

    中國藥科大學李斯文教授、顧月清教授團隊合作,在Nature子刊NatureNan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Abispecificnanosystemactivatesendogenousna......

    基因檢測助力腫瘤精準醫療,精準定位FGFR抑制劑敏感的患者人群

    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FGFR)在多種惡性腫瘤中存在異常激活,并與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已成為目前“不限癌種”的熱點研究靶標之一。目前國外已有靶向FGFR的抑制劑上市,用于膽管癌、尿路上皮癌等適應......

    上海六院《細胞》子刊發文,刷新人們對腫瘤轉移的認識

    惡性腫瘤是當前全球面臨的重大健康問題。作為引發癌癥患者死亡首要因素的腫瘤轉移成為一大研究重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張長青、高俊杰課題組聯合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浙江大......

    美國頂級癌癥研究機構:研發出一款能殺死所有實體癌瘤的藥物

    美國頂級癌癥治療和研究機構希望城市(CityofHope)國家醫療中心周二發布公告稱,在臨床前研究中,該機構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能殺死所有實體惡性腫瘤(癌瘤)的靶向化療藥物。公告里所提及的臨床前研究,已經......

    李偉團隊:基于銅死亡的靶向治療的發展開辟了途徑

    惡性腫瘤是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迅速發展,腫瘤細胞內的各種基本過程,如信號轉導、細胞周期調節、細胞凋亡誘導、血管生成以及細胞與腫瘤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正在逐步闡明。隨著高通量測序......

    王紅陽:惡性腫瘤的診療面臨三大瓶頸

    “一段時間以來,惡性腫瘤診療的主要瓶頸,通俗講是發現晚、分型難、療效差。”7日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舉行的首屆保亭健康高峰論壇暨院士大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在作學術演講......

    JAMA子刊綜述:“滴血驗癌”技術有哪些最新進展?

    目前惡性腫瘤的治療已經進入個體化治療時代,精準識別腫瘤患者基因變化特征對于患者的精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盡管在腫瘤的臨床診斷中組織活檢是金標準,但是在標準病理學評估后可用于分子診斷的病灶組織通常非常有限......

    我國在研惡性腫瘤類藥物已到臨床后期階段

    國家衛生健康委8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建東在發布會上介紹:惡性腫瘤牽扯到千家萬戶,是大家非常恐懼的疾病。在過去十幾年,新藥創制重大專項對惡性腫瘤研究......

    首例,治療糖尿病未果而發生惡性腫瘤!

    近日,云南省腫瘤醫院及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在美國《干細胞與發育》期刊發表致編輯的信中,報道了世界上第一例因為應用干細胞治療2型糖尿病而發生未成熟畸胎瘤(一種罕見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的病例。治療糖尿......

    澳門大學提出精準治療乳腺癌新策略

    基于PDO模型的乳腺癌精準治療策略澳門大學供圖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講座教授鄧初夏帶領的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運用腫瘤類器官培養、體外藥敏篩查等研究手段,為不同的乳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乳腺癌患者提供個體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