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中科院成都分院黨組書記袁家虎帶隊的中科院非保密認證單位保密體系建設驗收專家組一行7人,對中國科學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保密體系建設工作進行了審查驗收。成都生物所所長吳寧,黨委書記、所保密委員會主任汪光澤等所領導及該所全體涉密人員參加了會議。
驗收組聽取了汪光澤所作的成都生物所基本情況介紹及成都生物所保密辦公室主任所作的研究所保密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及取得成效匯報,對涉密人員進行了閉卷考試并進行了現場提問,查閱了保密管理制度、審批材料、管理臺帳等檔案材料,并現場檢查了涉密載體、涉密信息設備和保密要害部位的保密管理情況。
驗收組對成都生物所保密體系建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認為成都生物所領導對保密體系建設工作高度重視,思路清晰,落實具體,措施到位,保密組織健全,保密制度內容健全,國家秘密載體、保密要害部位、涉密計算機、涉密存儲介質、上網計算機及辦公自動化設備及涉密人員管理規范,符合非保密認證單位保密體系建設標準。
非保密認證單位保密體系建設作為中科院部署的2010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得到了成都生物所的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所領導對保密體系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并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了大力保障,所務委員會、所長辦公會多次聽取建設工作匯報,所保密委員會、保密辦公室積極組織實施,各部門通力配合,建設實施過程中做到“有計劃、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各項工作高強度、大密度、快節奏地有效推進。
驗收會場
信息設備保密檢查
12月10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槐及其團隊以“退化泥炭沼澤中有氧層、過渡層和厭氧層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對增溫的響應”為題,在國際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上發表論文。該研究發現在退化泥炭沼澤土壤......
10月11日,《科學》雜志新聞欄目以“揭示西藏溫泉蛇的秘密”為題,對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簡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研究團隊的溫泉蛇系列研究成果進行了報道。 Science雜志News......
盆距蘭屬隸屬于蘭科樹蘭亞科,是一個約有58個種的屬,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該屬的許多種是狹義的地方性物種,大約有31個種分布在中國,其中17個種是我國特有種。2020年11月,科研人員在野外首次發現......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與江西農業大學科研人員在生態學期刊《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上刊發論文,發表了一個鼠李科植物新種“旱谷蛇藤”。這是中國記錄的第三種蛇藤屬植物,研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00.shtm1908年,植物獵人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在四川瓦山收集......
檔案,是歷史的底稿。在6月9日“國際檔案日”,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收集、整理并展出了一批珍貴的歷史檔案,重拾記憶中成都分院的故事。當天,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生物所”)研究員印開蒲透過......
“你們猜猜這是什么?”采訪中,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東從盒子里取出了一小袋咖啡色的粉末。打開袋子,湊近,在袋口上方輕扇,一陣油枯香氣撲鼻而來。“見過沼液沒?一種有機廢棄物經沼氣發酵后的含氮廢......
羽毛是畜禽養殖業的主要副產物之一,年產量巨大,而羽毛中蛋白含量達到80%以上,氨基酸種類齊全,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動物蛋白源。目前主要通過物理、化學法將其加工成羽毛粉,作為飼料添加劑。但這些方法耗能高......
座談現場3月15日,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趙新全一行赴四川省環境保護廳進行座談。四川省環境保護廳自然生態處,成都生物所生態中心、微生物中心以及科技處相關人員參加座談。趙新全介紹了成都生物所基本情況,......
會議現場11月14日至16日,由四川省作物學會主辦的科技創新與現代農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西昌學院召開。四川省作物學會理事長、四川省農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李躍建研究員主持會議。成都生物所農業中心主任余懋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