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科學報》 記者 倪思潔
FXT觀測到的蟹狀星云圖像。X射線數據版權愛因斯坦探針科學中心供圖
捕捉宇宙“焰火”,首批發布11幅圖像
“愛因斯坦探針衛星就是用于捕捉這些轉瞬即逝的宇宙‘焰火’并發布預警,引導其他天文設備進行后隨跟蹤觀測。”袁為民說。
實時發布預警,指引全球跟蹤觀測
“我們首批發布的圖像是在軌探測圖像而非科學成果,但它們證明了愛因斯坦探針衛星能夠以很高的靈敏度尋找暫現源。”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席科學家助理張臣說。
袁為民介紹,4月25日——愛因斯坦探針衛星發射107天,衛星科學團隊撰寫的第一篇論文已經投稿,該論文內容涉及高紅移伽馬射線暴EP240315a。
即將完成在軌測試
袁為民介紹,現有測試結果表明,衛星和載荷功能性能指標達到或超過設計要求。下一階段,衛星將繼續按照既定計劃開展并完成在軌測試。
近日,發射升空僅兩周的中法天文衛星傳來喜訊。經過在軌測試,衛星平臺工作正常,衛星與地面四十多個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實時連接,中法雙方四臺有效載荷均已完成開機測試。其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速覽-沒有證據表明,俄羅斯衛星解體系人為蓄意所致,初步分析認為“資源號-P1”解體源于一次“低強度爆炸”,該爆炸可能是由外部刺激引發或內部結構故障導致的推進系統失靈。-沒有證據顯示美國GPS衛星及星鏈......
近日,發射升空僅兩周的中法天文衛星傳來喜訊。經過在軌測試,衛星平臺工作正常,衛星與地面四十多個VHF快速通信站建立了實時連接,中法雙方四臺有效載荷均已完成開機測試。其中,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
2017年11月15日凌晨,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附近的一個山溝溝里,有兩個身影在靜靜等待火箭發射。他們是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技物所)研究員顧明劍和鈕新華。深秋時節,室外溫度為零下1......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2所獲悉,我國自主研制的3套600瓦霍爾電推進系統先后在軌完成超過500小時的連續點火工作,于5月30日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圓滿完成軌道抬升任務。據悉,此次應用的......
“我們有不少新發現,其中一些引起了全球天文學家的高度關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國家天文臺青年科研人員孫惠還在分析著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源源不斷傳回的觀測數據。4月27日,愛因斯坦探針衛星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
據中國氣象局5月1日消息,風云三號G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此前,風云三號G星通過了試運行工作驗收和運行方案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風云三號G星星地系統業務狀態滿足業務運行要求,并已具備正式業務運行的條件。風......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倪思潔4月27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平行論壇空間科學論壇上,由中國科學院牽頭實施的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任務發布了首批在軌科學探測圖像。愛因斯坦探針衛星于2024年1月9日發射入......
美國科學家對木星的衛星木衛一大氣中硫的兩種同位素進行了測量,結果表明,這顆衛星自誕生以來,數十億年內一直存在火山活動。相關論文發表于18日出版的《科學》雜志。木衛一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許多......
剛剛,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四維高景三號01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為數字農業、城市信息模型、實景三維等新興市場,以及國土測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