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中分辨率巡天的海量光譜數據,該臺科研人員精確測量并發布了約45萬顆恒星的鋰元素豐度數據。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鋰元素豐度數據,對研究鋰元素的起源與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天體物理學報增刊》。
鋰元素是最輕的金屬元素,也是大爆炸核合成中所產生的最重的穩定核素之一。分析鋰元素在不同年齡和不同類型恒星中的豐度,不僅能夠揭示恒星內部結構及其所經歷的物理過程,也是追溯銀河系化學演化以及大爆炸核合成的重要觀測約束之一。因此,鋰元素豐度在恒星、星系以及宇宙學研究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大量天文觀測表明,鋰元素豐度表現出了許多與理論相悖的現象。因此,一個大規模、均勻的恒星鋰豐度樣本,對于限制和完善鋰元素的起源與演化至關重要。”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施建榮說。
基于LAMOST中分辨率光譜數據,研究人員利用模板匹配方法,在約80萬恒星光譜(含重復觀測源)中,確定了455752顆恒星的鋰元素豐度。這些恒星涵蓋了從前主序到巨星的絕大部分恒星演化階段,并包含了一定比例的星團成員星、貧金屬星等有較高研究價值的目標,有望推動鋰元素起源和演化研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審稿人評價該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規模”的樣本。
與此同時,這項研究還發現了近1000顆鋰元素含量超豐的恒星,并且發現一些未演化恒星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鋰超豐現象。
施建榮表示,這一成果為揭示恒星中鋰元素的起源和演化機制提供了新的機遇,為揭開宇宙中鋰元素之謎提供了新窗口。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供圖)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中分辨率巡天的海量光譜數據,該臺科研人員精確測量并發布了約45萬顆恒星的鋰元素豐度數據。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鋰元素豐度數據,對研......
記者7日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獲悉,利用郭守敬望遠鏡(LAMOST)中分辨率巡天的海量光譜數據,該臺科研人員精確測量并發布了約45萬顆恒星的鋰元素豐度數據。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鋰元素豐度數據,對研......
2月,南京某小區電動兩輪車引發火災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彼時,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發文宣稱,基于南京“2.23”火災事故,電池管理團隊、開發團隊“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探討對兩輪車品質安全解決方案,決定將乘......
鈉電池產業在“從0到1”的過程中大踏步前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4月2日公布一項名為“鈉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及其應用”的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17810379A,專利申請日為2......
記者22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利用礦物原位鋰同位素分析法,該所科研人員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幔橄欖巖中的鋰含量和鋰同位素組成。他們發現,海水中的鋰元素可以經過擴散作用進入地幔橄欖巖。這為研究地質......
天體物理學家和公民科學家發現了三顆系外行星,這被認為是美國宇航局退役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最后觀測到的行星之一。在其整個任務期間,開普勒觀測了數十萬顆恒星,并為識別26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做出了貢獻。......
不久以后,物理學家將繼續對天體物理學“怪物”——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進行探測。但是,3個探測器之一、位于意大利的室女座探測器(Virgo)目前卻遇到了技術問題,將延遲其重新啟動的時間。3年前,......
劉博洋是一位90后天體物理博士,同時也是一位天文攝影師。劉博洋仰望星空,懷揣夢想,成功用自主開發的光學跟蹤技術拍攝到了中國空間站,并用幾個月時間完整記錄了中國空間站建設時期的12種構型,留下了異常寶貴......
由于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高理論容量,以固態電解質來代替液態電解液的固態鋰金屬電池研發備受關注,因而固態電解質的開發也顯得尤為重要。記者17日從云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獲悉,該院郭洪教授團隊近期在新型固態鋰......
以后在北方開電車也不是問題了?一種新型鋰離子電池既可以在零下40°C的低溫下工作,也可以在50°C的高溫下工作。這種新型電池陰極使用硫制作,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這是來自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U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