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11-09 12:09 原文鏈接: 我國將打造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中國55%以上的紅樹林納入了自然保護地,紅樹林面積已由21世紀初的2.2萬公頃恢復到2.7萬公頃。紅樹林有著“海岸衛士、鳥類天堂、魚蝦糧倉”的美譽,是最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持生物多樣性、固碳儲碳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中國一半以上紅樹林得到有效保護

    全球目前有341種受威脅物種以紅樹林為主要棲息地,我國持續加大保護力度,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

    國家林草局濕地管理司規劃處處長 姬文元:近20年時間,我們紅樹林增加了5000公頃左右,在全球紅樹林包括紅樹林在內的濕地面積都在面臨退化或減少的趨勢下,我們國家紅樹林(面積)是不降反升的。

    我國將打造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作為世界濕地大國和《濕地公約》締約方之一,我國不斷加大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并計劃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萬公頃。這次大會又明確提出,我國將在深圳市打造全球首個紅樹林保護交流合作的國際紅樹林中心。

    據了解,以福田紅樹林濕地為主的深圳灣區,是東半球候鳥重要棲息地和南北遷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每年數萬只往返于東亞—澳大利西亞的國際候鳥在此停歇。

    國家林草局濕地管理司規劃處處長 姬文元:紅樹林中心建設成之后,將為全球紅樹林的保護修復以及國際合作提供一個十分重要的平臺。我們向發展中國家傾斜,對他們予以支持,予以培訓,體現我們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和擔當。

    紅樹林究竟神奇在哪?

    紅樹林,生長在陸地與海洋過渡帶,具有多重生態功能,常被稱為“海上森林”“海岸衛士”,甚至是海洋生態系統的“熊貓”。一起去了解紅樹林的奧秘。

    紅樹,顧名思義應該是“紅色的樹”。然而,人們走進紅樹林卻發現,這里的樹全是綠色的。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程師 吳志鶴:其實紅樹林和其它樹林一樣是綠色的。之所以叫作紅樹,是因為潮漲潮落間海水的周期性浸淹,讓它們富含“神奇”的單寧酸,一旦刮開樹皮暴露在空氣中就會氧化變成紅色。

    惡劣的生存環境還賦予紅樹植物異常發達的根系。由于紅樹林生長的海岸環境風浪大,土壤泥濘松軟且厭氧,紅樹植物為能“立足”,發育出了功能各異的根系。為抵抗海浪的沖擊,它們的支柱根“挺身而出”,從樹干基部長出,牢牢抓住地面,形成了穩固的支架,使得紅樹林在風浪摧殘中屹立不倒;為呼吸到足夠的氧氣,紅樹植物“絞盡腦汁”,讓部分根露出土壤,背地向上生長,形成了形態各異的“呼吸根”,從而提高了氧氣和水分的輸送。

    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程師 吳志鶴:紅樹是一個大類的名字,它有非常多品種,比如木欖、秋茄、白骨壤等。它們發育出了功能各異的根系,牢牢抓住地面,形成了一個穩固的支架,任憑風浪怎么摧殘也屹立不倒,能夠抵御10到12級臺風對海岸的影響。

    紅樹林中豐富的魚類吸引著鳥類前來覓食,紅樹林下的底棲動物,吸引了鷺類、鷸類等潛藏其中;紅樹林上層,枝繁葉茂,四季開花,招引了大量的昆蟲,為眾多鳥類提供食物;傍晚歸巢的鷺鳥、椋鳥多喜歡在紅樹林休息、繁衍,優良的環境、適宜的氣候、豐富的食物,使得紅樹林成為候鳥遷徙的“落腳點”和“加油站”,更成為各種動物和微生物的生存樂園。

    相關文章

    森林生態系統碳氮磷留存時間的時空規律獲揭示

    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項目的資助下,中科院華南植物園鼎湖山站陳洋博士在閆俊華研究員、王應平研究員的指導下,揭示森林生態系統碳氮磷留存時間的時空規律。相關研究發表于《農業與森......

    利用迄今最早DNA重建200萬年前的生態系統

    科技日報北京12月7日電(記者張夢然)200萬年前的世界什么樣?科學家通過分析迄今恢復的最早的古代環境DNA,繪制了格陵蘭北部約200萬年前生態系統的樣貌,包括曾存在的動物和植物物種。該結果發表于7日......

    研究人員揭示極端干旱對草原生態系統的影響

    近半個世紀以來,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范圍內發生的頻次和規模逐漸增加。這些極端事件不僅顯著影響當年的草原生產力,還會產生遺留效應,影響下一年的草原生產力。揭示極端氣候事件的遺留效應及其驅動機制對于認識和預......

    我國將打造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中國55%以上的紅樹林納入了自然保護地,紅樹林面積已由21世紀初的2.2萬公頃恢復到2.7萬公頃。紅樹林有著“海岸衛士、鳥類天堂、魚蝦糧倉”的美譽,是最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

    我國將打造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中國55%以上的紅樹林納入了自然保護地,紅樹林面積已由21世紀初的2.2萬公頃恢復到2.7萬公頃。紅樹林有著“海岸衛士、鳥類天堂、魚蝦糧倉”的美譽,是最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

    我國將打造全球首個國際紅樹林中心

    記者昨天(8日)從《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面向2030/2050的全球紅樹林保護”邊會上獲悉,中國55%以上的紅樹林納入了自然保護地,紅樹林面積已由21世紀初的2.2萬公頃恢復到2.7萬公頃。......

    土壤微生物群落與多功能性關系研究獲新進展

    草地生態系統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約占國土面積的41.7%,且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溫帶地區及青藏高原,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功能和生產功能。土壤細菌和真菌在調節草地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方面發揮著十分關......

    6個生態系統類型的定位觀測站在這里建成

    2日,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日前,該省申報的青海木里草原和青海西寧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獲得新建批復。至此,青海省已有6個生態系統類型的定位觀測研究站,分別是青海湖濕地、大渡河源森林、貴南荒......

    基金委發布2個專項項目指南

    秦嶺是中國地理分界帶、氣候分區帶和生態屏障帶,也是黃河、長江的重要水源涵養地,被稱為中國的“中央水塔”和“中華綠芯”。作為中國中央屏障帶,其生態屏障功能對于維系整個中國的生態安全至關重要。然而,在氣候......

    外來入侵物種已達660多種!如何精準有效防治?

    目前,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威脅本地物種和生態系統向外來物種入侵說“不”一種名叫“鱷雀鱔”的怪魚讓專業人員圍捕了好幾天;看起來明艷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卻有“生態殺手”的綽號;“個頭比田螺大,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