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張蕾)“‘十三五’以來,截至2021年11月,全國各地共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7600余件,涉及賠償金額超過90億元。各地以案例實踐為重要抓手,推動有效修復了一批受損的生態環境,包括土壤、地下水、耕地、林地、草地、礦區和草原。例如,社會高度關注的祁連山青海境內木里煤礦生態破壞案件,正在按照國家規定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在生態環境部25日舉行的月度例行發布會上,該部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表示。
2016年,我國在全國7個省市的部分地方開始試點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2018年在全國全面試行。根據中央關于《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力爭在全國范圍內初步構建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據悉,改革試點和全面試行5年多以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改革部署,初步構建起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在推動國家和地方立法、規范訴訟規則、完善技術和資金保障機制、開展損害賠償案例實踐、推動修復受損生態環境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階段性目標已經完成。“各地嚴格追究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以彌補行政處罰和行政責任追究的不足,努力破解‘企業造成污染、周邊群眾受害、最后政府買單’的不合理局面。”別濤強調。
大量魚類,如沙丁魚,擱淺在北海道函館市海岸[NHK]新聞報道,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現了大量沙丁魚等魚類擱淺,函館市等正商討如何處理大量死魚...12月7日早上,在北海道函館市的海岸發......
2023年11月18日,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全國環境化學大會在武漢盛大開幕,吸引了逾萬名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環境科學的創新之路,深度交流合作發展的共同......
如果地球突然連續降溫十年,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劇烈的火山噴發帶來冷卻效應,強烈影響高寒地區森林生......
10月13日,浙江生態環境集團總部項目簽約儀式舉行,集團總部項目正式落戶余杭區。這也標志著浙江省級生態環境集團正式亮相。企查查顯示,浙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9月26日剛剛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
10月4日,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發布訃告,我國著名動物學和鳥類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0月3日14時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訃告顯示,鄭光美,祖籍北京,19......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生態環境部在廣西桂林舉辦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科普工作交流會。會上,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地化所)科普基地獲頒第八批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牌匾。據了解,此......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體現的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轉變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了《長江流域水生態考核指標評分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評分細則》)。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人就《評分細則》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
名稱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索引號000014672/2023-00128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3-05-16文號部令第30號主題詞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行政......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日前印發《國家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發展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加快生態站建設,完善站點布局,提升研究水平,強化數據應用,優化管理服務,增強支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