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10-25 13:54 原文鏈接: 火山噴發導致“最冷十年”強烈影響生態恢復

      如果地球突然連續降溫十年,生態系統如何應對?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日前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態系統格局與過程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劇烈的火山噴發帶來冷卻效應,強烈影響高寒地區森林生態系統恢復力,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地區所受到的連續影響甚至超過12年。

      研究并非實驗室模擬,而是基于1809年不明火山和1815年坦博拉火山兩次劇烈爆發后的真實場景。它們導致了全球尺度上溫度驟降,也為科學家研究極端低溫對生態系統彈性的影響提供了獨特案例。

      “冷也很厲害!在全球變暖背景下,我們不能喪失應對突然變冷的能力。”論文通訊作者、青藏所研究員梁爾源解釋,熱帶大規模火山噴發是少數能引發地球氣候系統突變的外強迫之一,可導致區域乃至全球尺度的溫度下降、水循環減弱,給生態系統帶來巨大脅迫,降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并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1815年4月,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拉火山噴發,是人類有記錄以來發生的最劇烈的火山噴發。它使1816年成為“無夏之年”,1810年至1819年也由此成為近500年來最冷的10年。

      盡管當年由于缺乏儀器設備,記錄下的觀測資料有限,但科學家通過代用資料與模型模擬等手段,對坦博拉火山爆發后的氣候突變開展了定量研究,并通過史料記錄等了解并研究其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然而,這一事件對生態系統的沖擊,此前還缺乏全球尺度上應用實測證據且標準統一的研究。“樹木年輪即是研究生態系統功能變化的絕佳資料。”梁爾源以此為切入口,帶領團隊展開了探索。

      研究團隊利用全球樹輪數據,探究了1809與1815年坦博拉火山爆發事件對樹木生長與森林生態系統彈性的影響強度與時間,繪制了全球森林生長響應極端低溫的生態彈性圖譜。

      論文第一作者、青藏所副研究員高姍發現,強烈的火山冷卻效應極大程度降低了高緯度與高海拔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彈性:火山噴發后的5到10年,區域樹木平均生長量下降超過了30%。與此同時,亞洲北部地區森林與歐洲中西部地區落葉松林生長穩定性也顯著降低。此外,樹木生長產生極端低值的概率大幅上升,在多個區域,這一概率甚至上升了10倍以上。

      研究還發現,連續火山噴發對森林生態系統彈性的影響,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的延伸時間比高緯度地區更長,均可延伸至1824年以后,尤其在蒙古高原與青藏高原地區,其所受連續影響時間甚至超過12年。高姍認為,這可能是由于寒冷與干旱同時出現,導致樹木生長更難恢復。

      此前研究顯示,類似1815年坦博拉規模的火山噴發,其發生周期可能為200至400年。梁爾源表示,在目前氣候變化背景下,如此規模的火山噴發所造成的全球冷卻效應將會只增不減,“如何合理管理利用自然資源渡過氣候危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相關文章

    構建中國主導的人工智能治理生態刻不容緩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迅猛發展,數據安全、算法安全、網絡安全以及軍事化、武器化等多維度風險也隨之浮現。中山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廣東省創新戰略研究會副秘書長吳小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中美兩國正......

    關于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獲獎集體和個人的通報

    關于第三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大比武獲獎集體和個人的通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總工會、團委、婦聯、市場監督管理局(廳、委):為深入貫......

    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生態環境標準

    關于發布《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技術指南入河排污口設置》等兩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的公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落實《國務院辦公廳......

    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長沙舉辦

    9月20日至22日,第六屆青年生命科學論壇在長沙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生命科學分會發起。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此次論壇設置了開幕式、大會報告、邀請報告、口頭報告等環節,來自中國科學院亞熱......

    專家研討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項目

    9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主持召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項目(C類)《規模豬場種養循環農業創新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建議研討會。會議現場。......

    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項目咨詢會召開

    9月11日,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湖北省農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研究”在湖北武漢召開院士建議書專家咨詢會。該項目在中國工程院和湖北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進展順利,已進入成果總結階段。項目研究助理、......

    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館開館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當日,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館開館。 揭牌開館。周翔宇攝該館分為“五岳獨秀”“萬物共生”“走進自然”三個版塊,充分結合南岳衡山的自然資源和人......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7省(市)工作有成效,仍存問題待整改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2024年8月20日至21日,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向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等7省(市)反饋督察情況。反饋會由相關省(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督察......

    生態環境部常務會議:多項重要方案與標準獲審議通過

    8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山東海陽一體化小型堆示范......

    第二次青藏科考發布十大進展

    8月18日上午,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發布會在西藏拉薩舉行。第二次青藏科考是新時代的一項重大標志性科學工程。國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相關領導、第二次青藏科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