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在國內首次成功利用超強超短激光產生一種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這一發現未來將在材料的無損探測、激光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癌癥診斷技術研發等領域得到重大應用。相關研究成果已于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等離子體物理》上。
“反物質”這一物理學概念由英國科學家狄拉克于1928年根據推測得出,1933年他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家認為,我們周圍環境中的物質是正物質,它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帶正電的質子和帶負電的電子以及中性的中子組成。然而,每一種粒子都有一個與之相對的“反粒子”,由帶負電的反質子和帶正電的正電子組成的物質就是反物質。反物質研究在高能物理、宇宙演化等方面屬于理論前沿,同時也具有重要應用價值,比如,正電子斷層掃描成像PET-CT在癌癥診斷等方面已在國內廣泛應用。
理論認為,反物質只要和正物質相遇就會湮滅,因此難以產生和保存,目前科學家很難在宇宙中找到反物質,轉而在實驗室的極端條件下嘗試獲取,這也成為物理學領域的熱點和難點。1932年,由美國物理學家卡爾·安德森通過對宇宙射線的磁場偏轉和轟擊在實驗中證實了電子的反粒子,即正電子的存在。隨后,科學家們又發現了負質子和反中子等多種反物質。為了獲得更高質量的正電子源,長期以來,中外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利用激光產生反物質”的有效方法,為了利用激光獲得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上海光機所經歷了長達15年的持續研究。
強場激光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沈百飛介紹,此次反物質的獲得經歷了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和優化:首先將飛秒拍瓦激光裝置與高壓氣體靶進行相互作用,產生大量高能電子;高能電子再和高原子序數材料靶(如銅、金)相互作用,產生高強度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再和高原子序數原子核作用產生正負電子對。
“正電子譜儀”是獲得反物質的“功臣”。沈百飛表示,經過特殊設計的正電子譜儀,成功解決了伽馬射線帶來的噪聲問題,利用正負電子在磁場中的不同偏轉特性,最終成功觀測到了正電子。
據了解,獲得反物質超快正電子源將對激光驅動正負電子對撞機等具有重要意義。未來,在高能物理、材料無損探測、癌癥診斷技術研發領域有應用前景,由于其脈寬只有飛秒量級,可使探測的時間分辨大大提高,有望獲得更高分辨率的正電子成像,進而研究物質性質的超快演化。
近日,在北京舉辦的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春季)上,貴州非遺元素閃亮登場——45名貴州“村T”少年身著苗族雷山支系、苗族黃平支系、舟溪支系、岜沙部落等民族服裝精彩亮相,贏得廣泛關注。這場“行走的貴州風......
4月7日,復雜生命體代謝與調控全國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代謝全重”)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武漢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孟暉,武漢大學校長張平文院士,副校長袁玉峰、宋保亮院士、龔威,中國科學院院士李蓬......
據西湖大學創新平臺中的國家級平臺信息顯示,西湖大學已獲批遺傳物質表達與重構全國重點實驗室。該實驗室由施一公院士領銜,于2025年獲批新建布局,依托西湖大學建設。實驗室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世界科技前沿......
3月26日,精細爆破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推進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江漢大學舉行。我國著名工程爆破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漢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謝先啟受聘擔任實驗室主任。來自全國的19位院士和7位......
近日,山東理工大學高水平教學科研平臺設備更新項目公布。信息顯示,本次項目更新總投資9573萬元,用于山東理工大學進行高水平科研平臺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更新。公開內容顯示,本次更新設備共購置76臺/套,用......
近日,沈陽理工大學瞬態物理力學與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平臺設備更新項目中標結果公布。本次中標金額超4100萬元,中標的產品包括透射電子顯微鏡、旋轉流變儀、原子力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固體表面ZETA電......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點實驗室(牛羊乳肉制品風險防控與關鍵技術)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正式啟動建設。該實驗室是全國市場監管領域唯一專注于牛羊乳肉制品安全與關鍵技術研究的國家級平臺,也是內蒙古首個國......
2月17日,云南省急診急救與應急醫學重點實驗室在云南大學附屬醫院正式啟動。該實驗室啟用后將聚焦院前急救、院內急診救治、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災難醫學及突發事件醫療救援體系建設等關鍵領域,旨在推動高......
2月27日,國家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利在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調研藥品監管科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情況,出席藥品監管科學工作座談會并講話。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勝參加調研并主持座談會。李利詳細了解中......
上海市罕見病基因編輯與細胞治療重點實驗室(籌)近日正式啟動。實驗室依托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復旦大學,圍繞罕見病的基因編輯、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聚焦罕見病致病機制研究、基因靶向治療技術開發及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