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人造藍寶石作為絕緣介質的晶圓,為開發低功耗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這一成果8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隨著電子設備不斷小型化和性能要求的提升,芯片中的晶體管數量持續增加,尺寸日益縮小,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技術挑戰,尤其是在介質材料方面。電子芯片中的介質材料主要起到絕緣的作用,但當傳統的介質材料厚度減小到納米級別時,其絕緣性能會顯著下降,導致電流泄漏。這不僅增加了芯片的能耗,還導致發熱量上升,影響了設備的穩定性和使用壽命。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科研團隊開發了一種創新的金屬插層氧化技術。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狄增峰介紹,以前的介質材料主要是用非晶的材料來做,我們這次發明主要是發明了晶體的介質材料,通過插層氧化的技術對單晶鋁進行氧化,實現了單晶氧化鋁作為介質材料,它在1納米下能夠實現非常低的泄漏電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田子傲介紹,這個氧化鋁它就是藍寶石,它雖然是人工合成的,但是它的晶體結構,它的介電特性,它的絕緣特性都是跟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寶石的性能是一樣的。這個就是我們最典型的一個器件結構,下面是鍺的半導體材料,中間是介質,上面是金屬,這是中間薄薄的一層,大概只有2個納米,它就是我們人工合成的藍寶石,可以看到它的它這個界面是非常清晰的,非常光滑的界面也有助于它限制漏電流的產生。
據介紹,通過采用這種新型材料,科研團隊目前已成功制備出低功耗芯片器件,續航能力和運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這一成果不僅對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具有重要意義,還為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低功耗芯片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狄增峰團隊在面向低功耗二維集成電路的單晶金屬氧化物柵介質晶圓研制方面取得進展。8月7日,相關研究成果以《面向頂柵結構二維晶體管的單晶金屬氧化物柵介質材料》(S......
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人造藍寶石作為絕緣介質的晶圓,為開發低功耗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這一成果8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隨著電子設備不斷小型化和性能要求的提升,芯片中......
經過多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研制出一種人造藍寶石作為絕緣介質的晶圓,為開發低功耗芯片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這一成果8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隨著電子設備不斷小型化和性能要求的提升,芯片中......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的支持下,突破單層二硫化鉬8英寸晶圓外延技術。相關成果發表于《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由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中國科......
據中國光谷消息,全球首片8寸硅光薄膜鈮酸鋰光電集成晶圓在九峰山實驗室下線。此項成果使用8寸SOI硅光晶圓鍵合8寸鈮酸鋰晶圓,單片集成光電收發功能,為目前全球硅基化合物光電集成最先進技術。近年來,由于5......
半導體晶圓代工降價潮開始從二線廠向一線蔓延,從成熟制程向先進制程擴散。臺積電7nm制程降價,降幅5%-10%左右,以緩解產能利用率下滑的狀況。此前曾有消息指出,臺積電明年將針對部分成熟制程恢復價格折讓......
半導體設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因半導體制造工藝復雜,各個環節需要的設備也不同,從流程工序分類來看,半導體設備主要可分為晶圓制造設備(前道工序)、封裝測試設備(后道工序)等。本文是半導體......
材料和設備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石,一代技術依賴于一代工藝,一代工藝依賴一代材料和設備來實現。半導體材料處于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對半導體產業發展起著重要支撐作用,具有產業規模大、細分行業多、技術門檻......
硅片加工過程中會帶來各種金屬雜質沾污,進而導致后道器件的失效,輕金屬(Na、Mg、Al、K、Ca等)會導致器件擊穿電壓降低,重金屬(Cr、Mn、Fe、Ni、Cu、Zn等)會導致器件壽命降低。因此,硅片......
近日,上海微系統所魏星研究員團隊在300mmSOI晶圓制造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制備出了國內第一片300mm射頻(RF)SOI晶圓。團隊基于集成電路材料全國重點實驗室300mmSOI研發平臺,依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