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團隊與國外相關研究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
“這意味著暗能量的本質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種動力學場。”趙公博說。
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質是現代科學中最重大的課題之一。暗能量的物理性質體現在其“狀態方程”中,即暗能量的壓強與能量密度的比值。在傳統的真空能—冷暗物質宇宙學標準模型中,暗能量是愛因斯坦在1917年提出的“宇宙學常數”,即真空能,在此模型中,暗能量不具有任何動力學性質,其狀態參量恒為-1。動力學場則是另外一類暗能量模型,在這個模型中,暗能量的狀態方程是隨時間演化的。
2016年,趙公博研究員帶領國際大型星系巡天“斯隆數字巡天三期”合作組,利用最新觀測數據和新方法,在宇宙演化的多個時期,以高精度測量得到了重子聲波振蕩信號。這一測量也成為此次研究突破的基礎。
暗能量的動力學性質還需要下一代大型巡天觀測的認證。趙公博表示,期待在未來5年至10年內,世界上最大型的星系巡天“擴展重子振蕩光譜巡天”“暗能量光譜儀”“主焦點光譜儀”等項目幫助人類揭開暗能量之謎。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器(DESI),繪制了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相關宇宙演化線索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暗能量似乎正在減弱。相關研究結果公布于預印本網站arXiv。25年前,美國約翰......
為了研究過去110億年來暗能量的影響,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借助暗能量光譜儀(DESI),追蹤宇宙延續至今的生長軌跡,對不斷膨脹的宇宙進行了迄今最精確測量,繪制出目前最大的三維宇宙圖。這是科學家首......
暗能量與暗物質被稱為“21世紀初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云”,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宇和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楊嶠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不約而同地指出,經過多年探索,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被......
近日,一項發表于《天體物理雜志》的研究登上了熱門。該研究聲稱,正在加速宇宙膨脹的神秘“暗能量”可能來自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據《科學》報道,如果這是真的,意味著科學家把物理學中最令人費解的兩個概念—......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090.shtm科技日報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天體物理學家的一項分析,對宇宙的組成和......
抗磁懸浮力學系統實驗系統 中國科大供圖在《科學》雜志發布的125個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中,“宇宙由什么構成”排在第一個。宇宙學和天文學的一些觀測事實表明,宇宙正處于加速膨脹中,而暗能量被認為......
科技日報合肥8月25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杜江峰院士團隊與南京大學黃璞教授、何建華副教授等組成的聯合研究組,利用抗磁懸浮力學系統在實驗室環境中對一種重要的暗能量理論——變色......
新華社武漢9月27日電(記者譚元斌)暗能量是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能量。暗能量的起源和性質一直神秘莫測,學界通常認為,真空能和標量場是暗能量的兩個可能的候選對象。我國科研人員的最新研究有效排除了真空能作為......
暗能量的身份,一直是宇宙中最大的謎團之一,吸引科學家做了無數理論推測和研究。比如,科學家近日在《自然·天文》發表論文稱,利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XMM-牛頓天文臺的數據進行的研究表明,暗能量很可能隨著......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趙公博團隊與國外相關研究團隊通過對最新天文觀測數據分析,發現了暗能量隨時間演化的證據。這表明,暗能量的本質有可能不是愛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學常數”。“這意味著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