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木生長趨勢。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雜志。

      全球山地森林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森林總面積的23%,多數位于地震帶上,常受到地震等地質活動干擾。地震釋放的巨大能量以及地震波引發的次生地質災害,不僅造成樹木莖干、枝或根斷裂、扭曲等物理損傷,還可通過改變土壤結構、水文條件、營養狀況、競爭強度等間接影響樹木生長。

      “目前,科學家對于地震如何影響全球山地森林樹木生長以及山地森林樹木的震后恢復尚不清楚。”論文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副研究員高姍坦言。

      樹木年輪具有空間分布廣泛、時間分辨率高以及連續性強的特點,可以記錄長期環境變化信息,是研究地震對生態系統影響的天然載體。研究團隊根據樹木年輪采樣點受地震影響情況,并結合氣候特征,在全球山地森林中劃分了七個研究區域,在樹輪寬度序列中分離出地震等干擾信息,探究了地震對樹木生長的影響。

      “我們發現,在中緯度地震帶相對干燥的地區,地震后10年內,樹木生長量顯著增加,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地震后產生的地表裂隙促進了降水向深層土壤入滲,從而增加了樹木可利用的水分和養分;而在年降水量相對較大的區域,地震后樹木生長量顯著降低,可能是因為更多水分入滲增加了土壤侵蝕和養分流失。”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梁爾源說。

      梁爾源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巖石圈-大氣圈-生物圈多圈層鏈式響應及時空過程,為探索地球圈層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與機制提供了新思路。

    相關文章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森林生長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森林生長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森林生長

    地震后,森林生長如何變化?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通過研究全球樹輪年表與1900年以來地震事件的時空關聯,該所科研人員發現,地震可通過改變地表結構,影響降水再分配過程,從而影響長期樹......

    3人受傷,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23日2時09分,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震中位于北緯41.26度,東經78.63度,震源深度22千米。震中位于烏什縣亞曼蘇柯爾克孜族鄉境內,屬于高山區域,震......

    新疆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在校學生已疏散完畢

    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發生7.1級地震震感強烈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23日2時09分,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烏什縣(北緯41.26度,東經78.63度)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22公里。記者采訪了解到,......

    7.6級大地震后,日本核電站情況咋樣

    日本當地時間1月1日16時10分,日本西海岸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截至記者發稿前,地震已造成當地55人遇難。此次地震還導致兩座核電站乏燃料池水溢出,再次將廣受關注的日本核電......

    研究認為,森林得到恢復和保護將吸收2260億噸碳

    根據近日發表于《自然》的一項研究,全球森林如果得到恢復和保護,有助于從大氣中去除約2260億噸碳。這相當于以目前的速度燃燒化石燃料約20年的排放量。一些專家表示,與之前一項有爭議的研究相比,新研究對森......

    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海經”系統,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

    10月3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布了我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志著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

    森林破碎化在熱帶地區增加但在全球減少

    森林景觀破碎化是生態系統退化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通常是大規模森林損失的前兆。根據《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熱帶地區的森林正在變得越來越破碎化,但在世......

    昆蟲多樣性與森林生產力“此生彼長”

    森林是陸地上80%以上生物的家園,更是種類繁多的昆蟲的“王國”。那么,昆蟲多樣性與森林生產力之間究竟有怎樣的聯系?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馬克平團隊發現,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樹種多樣性的增加不僅能直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