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郭佳 曲家偉)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 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球的地質活動和演變歷史以及月球的環境特點提供了新見解。
據估計,星際碳總量中約1.9%是以石墨烯的形式存在,其形態和性質由特定的形成過程決定,因此天然石墨烯可以為星體的地質演化和月球的原位資源利用提供重要的參考和信息。
2021年7月17日,全球建筑規模最大的天文館——上海天文館開館。當天的開館儀式上,與會嘉賓為“天外來物”——月壤入館揭幕。該部分月壤樣品被封裝在水晶球中,供觀眾近距離觀看。(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鄭瑩瑩 攝
科研團隊在月壤樣品含碳量相對較高的位置采集了拉曼光譜,確認了月壤樣品中石墨碳的結晶質量相對較高。科研人員認為,月壤樣品中存在碳的區域含有鐵化合物,這與石墨烯的形成密切相關。
科研團隊通過掃描電子顯微成像、透射電子顯微成像等多種表征技術的綜合運用及測試結果的多方面嚴謹比對分析,探究并證實了月壤樣品中檢測到的石墨碳就是少層石墨烯。
科研團隊還指出,少層石墨烯和石墨碳的形成可能源于太陽風和月球早期的火山噴發共同誘導的礦物催化進程。
此項研究由吉林大學鄒猛、張偉、李秀娟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任文才等人開展,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支持。近日,該研究成果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上發表。
據悉,2020年12月,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樣品,這是人類首次獲得的月表年輕火山巖區樣品,也是中國科學家第一次擁有屬于自己的地外天體返回樣品。截止到今年6月初,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已完成向40家科研機構的114個科研團隊發放258份77.7克,目前已有多個領域70余項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研究成果在中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完)
吉林大學朝陽校區地質宮的507室,一張照片吸引著眾多參觀者的目光。照片中,黃大年微笑著,身后是“地殼一號”萬米鉆機。正是這臺鉆機,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萬米大陸科學鉆探技術的國家。7年前,這座紀念......
井中偉教授。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官方微信號圖吉林大學考古學院教授井中偉已加盟浙江大學。據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9月4日發布的《星教師,歡迎您|井中偉教授加盟浙大藝術與考古學院》介紹,井中偉,河南省汝......
日前,吉林大學星壤測試與模擬團隊和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吉林大學星壤測試與模擬團隊負責人鄒猛介......
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球的地質活動和演變歷史以及月球的環境特點提供了新見解。據估計,......
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郭佳曲家偉)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
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郭佳曲家偉)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
中新網長春6月23日電(郭佳曲家偉)記者23日從吉林大學獲悉,科研人員通過對嫦娥五號鉆采巖屑月壤(No.CE5Z0806YJYX004)的觀察分析,首次發現了天然形成的少層石墨烯。這一發現為人們認識月......
5月25日,吉林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24年第4次教學與科研專項工作小組擬引進人員公示。其中,武大靖擬聘為吉林大學體育學院教授,定為匡亞明領軍教授A崗(匡亞明是吉林大學老校長,對吉大有開創之功)......
4月27日,汽車底盤集成與仿生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暨戰略指導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長春召開。吉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希出席并講話。來自吉林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
各位考生:經學校研究決定,我校自2024年起停止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特此公告。吉林大學教務處本科生招生辦公室2024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