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嚴東生先生,于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嚴東生先生是我國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奠基人,被國際無機材料科學界譽為最有影響的學術領導人之一。1950年他排除萬難回到祖國,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嚴東生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高溫結構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人工晶體、特種無機涂層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他直接參與1956年中國第一個12年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1962年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1963-1972十年科技規劃》的起草,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擬定了方向;在高溫陶瓷制備方法、陶瓷制備熱力學與動力學、材料設計與微觀調控以及陶瓷基復合材料的研究等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組織研制的碳纖維補強石英復合材料成功地應用于我國第一代戰略導彈關鍵部位,并推廣應用于各類航天器,為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組織研制大尺寸閃爍晶體,為我國在國際高能物理和晶體研究領域贏得了崇高的聲譽;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1984年,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關于中國科學院科技體制改革的匯報提綱”,使中國科學院的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與工程科學的杰出人才。
嚴東生先生用生命譜寫了精彩的人生,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貌受到國內外科學家的廣泛贊譽和敬仰。他的逝世是我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我們沉痛悼念并深切緬懷嚴東生先生!
嚴東生先生永垂不朽!
嚴東生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于2016年9月24日10時在上海市龍華殯儀館大廳舉行。
治喪委員會辦公室聯系方式:
電話:021-52414801 傳真:021-52413903
電子郵件:siccas@mail.sic.ac.cn
編譯|未玖Nature, 23May2024,VOL629,ISSUE8013《自然》2024年5月23日,第629卷,8013期天文學AstronomyThesolardynamobegi......
記者從6日舉辦的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開放十五周年學術論壇”上獲悉,自2009年5月6日首批7條線站正式對用戶開放以來,15年來,上海光源在線站建設、關鍵技術研發、方法學研究方面齊頭并進,......
2024年全國電子顯微學學術年會于10月17-21日(17日報到,21?離會)在東莞市會展國際大酒店召開。在新質生產力創新起主導作?的今天,顯微學?以振興電子顯微學事業發展為己任,瞄準國家重?需求和國......
Nature,2May2024,VOL629,ISSUE8010《自然》2024年5月2日,第629卷,8010期天文學AstronomyAmagnetargiantflareinthenearbys......
Nature,4April2024,Volume628Issue8006《自然》2024年4月4日,第628卷,8006期拉德克里夫波在振蕩▲作者:RalfKonietzka,AlyssaA.Good......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鈦合金學者、材料科學家、中國鈦合金研究與應用的創始人之一,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曹春曉,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11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曹春曉,1934年8......
15日,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獲悉,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郭傳飛團隊研發出一種模擬人類指紋特征的柔性滑覺傳感器,能準確無誤地分辨如棉、紗、化纖、羊毛等細膩質地材料。該傳感器有望用于人形機器人、人類義肢以......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批新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名單。記者獲悉,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經濟學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這是該校首次......
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2023年重大項目會議評審專家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
材料合成路徑預測是物質科學領域的重要課題。199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美國有機化學家EliasJamesCorey教授,表彰他開發了計算機輔助有機合成的理論和方法,將人類300多條經驗寫進計算機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