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嚴東生在滬逝世享年98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嚴東生先生,于2016年9月18日5時56分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 嚴東生先生是我國先進無機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奠基人,被國際無機材料科學界譽為最有影響的學術領導人之一。1950年他排除萬難回到祖國,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科技事業。嚴東生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在高溫結構陶瓷、陶瓷基復合材料、人工晶體、特種無機涂層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他直接參與1956年中國第一個12年科學技術長遠發展規劃、1962年由周恩來總理主持的《1963-1972十年科技規劃》的起草,為我國材料科學的發展擬定了方向;在高溫陶......閱讀全文
嚴東生:“百里之行,九十為半”的材料科學奠基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391.shtm ???嚴東生(1918.2.10—2016.9.18),祖籍浙江杭州,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無機材料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國際無機材料科學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1935年考入
嚴東生:“百里之行,九十為半”的材料科學奠基人
嚴東生(1918.2.10—2016.9.18),祖籍浙江杭州,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無機材料科學的奠基人之一,國際無機材料科學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理學院,1937年轉入燕京大學化學系,1939年畢業留校任教,1941年獲燕京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49年獲美國伊利諾伊
嚴東生:拒稱“材料學一代宗師”
坐在著名材料學家嚴東生先生不算太大的家里,聽他回憶科學人生是一種幸運。雖然他已是94歲的老人,但還是那樣儒雅親和、氣度不凡。 嚴東生,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作為國際著名的材料科學家,嚴東生是我
紀念嚴東生誕辰100周年
2018年是我國著名的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嚴東生同志誕辰100周年。昨天,由中國科學院主辦的紀念嚴東生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召開。 原國務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
記嚴東生院士:閃爍晶體之緣
“我并沒有為自己設計一生,但確實比較順。”嚴東生說,這種“幸運”背后有兩個因素,“一是有人關心我;第二,不辜負關心我的人對我的期望。” 嚴東生 1918年2月10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1941年畢業于燕京大學獲碩士學位,1949年在美國伊
我國化學界泰斗嚴東生辭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
嚴東生:90歲還站在科學高峰上
嚴東生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原會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
紀念嚴東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舉行
今年是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嚴東生同志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昨天在滬舉行。座談會上,嚴東生家屬向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嚴東生助學獎學基金捐贈80萬元人民幣和8200美元。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會長陳至立,十屆全國政協副主
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兩院院士嚴東生在滬逝世-享年98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我國著名材料科學家、戰略科學家、教育家,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六、七屆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特邀顧問,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
科學家嚴東生故事將搬上銀幕
2月10日是已故兩院院士、著名材料科學家和教育家嚴東生先生99歲誕辰紀念日,紀念嚴東生先生電影傳記片與話劇簽約儀式當天在上影集團舉行。據上影集團透露,電影暫名為《完美人生——嚴東生》,將在明年2月10日,也就是嚴東生先生百年誕辰時推出。 “目前我國無機材料科學的框架,基本就是嚴老定下的;捕捉到
水性無機高溫材料
絕緣漆陶瓷涂層采用高溫溶液,水性無機高溫材料,涂料陶瓷涂層采用純無機聚合物高溫溶液,顏料采用高電阻無機晶體材料精加工而成。絕緣涂料陶瓷涂層可長時間在1700℃下工作,體積電阻率大于1016Ωm,介電強度(擊穿強度),大于104KV/m。?
無機材料包括哪些
無機材料包括陶瓷、玻璃和水泥,后來又出現了耐火材料。無機材料即無機非金屬材料,光學玻璃、工業陶瓷、石棉、云母、鑄石、金剛石、石墨等無機材料,已成為現代科學技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無機材料一般可以分為傳統的和新型的無機材料兩大類。傳統的無機材料是指以二氧化硅及其硅酸鹽化合物為主要成分制備的材料,因此
什么是無機材料
無機材料是由無機物單獨或混合其他物質制成的材料。通常指由硅酸鹽、鋁酸鹽、硼酸鹽、磷酸鹽、鍺酸鹽等原料和(或)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硫化物、硅化物、鹵化物等原料經一定的工藝制備而成的材料。一般可將無機材料分為傳統無機材料和新型無機材料兩大類。傳統無機材料是指以二氧化硅及其硅酸鹽化合物為主要成
緬懷!無機化學家與材料科學家郭景坤院士逝世
我國著名無機化學家與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原所長、學術委員會原主任,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原主任郭景坤,于2021年8月17日6時1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郭景坤是我國陶瓷基復合材料及高溫結構陶瓷材料
常用無機材料分析方法
Elemental Analysis 元素分析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原子吸收光譜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 俄歇電子能譜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is (EPMA) 電子探針微分析Electro
嚴進嚴出成常態-超1300名研究生被清退!
近30所高校清退1300多名研究生—— 讓嚴進嚴出成為研究生培養常態 近日,近30所高校公布了超過1300名碩博研究生的退學名單,其中包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高校。“高校清退不合格學生”,今年頻繁進入公眾視野。圖片來源于網絡 是什么原因導致多所高校對不合格學生“動真格”?
中科院寧波所側重民用新材料
中科院位于華東地區的兩大材料科學研究基地。分別是坐落在上海市長寧區定西路1295號的中科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及坐落在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莊市大道519號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在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根據中國科學研究評價中心的研究結果,中科院在材料科學領域
《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出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51.shtm生物材料是當前國內外科學技術研究的前沿熱點之一。近日,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王迎軍擔任總主編的《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叢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據悉,該叢書較全面地覆蓋了當
清明回首:這一年,40位院士離我們而去
又到了緬懷先輩的時節。 從去年清明至今,不知不覺間,中國科技精英的殿堂——科學院與工程院又有40位院士駕鶴西去。他們書寫了一代人的傳奇,于共和國的科技史上留下了足跡,也讓后人增添了無限的思念。 在40位已故院士中有18位工程院院士。其中嚴東生既是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的院士,也是科學
上海硅酸鹽所舉行“東生講壇”啟動儀式
今年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名譽所長、著名材料科學家嚴東生誕辰100周年。為大力弘揚他的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推動學術交流與開放合作,上海硅酸鹽所設立了以嚴東生名字命名的科學講壇,致力于打造集思想性、學術性、開放性、時代性于一體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家講壇。5月18日,上海硅酸鹽所在嘉定園區舉行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10月30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新園區開工儀式在沈陽渾南創新路園區舉行。遼寧省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遼寧省副省長、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盧柯,沈陽市市長姜有為出席儀式。唐一軍和李樹深共同為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 據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又一學部的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專業評審名單公布
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關規定,現公布2022年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業評審組名單(匯總)(按姓氏拼音排序)如下: 畢天姝、曾祥君、柴立元、陳冠益、陳紅征、陳建勛、陳立東、陳學思、陳義旺、
喀斯特適生植物無機碳利用研究取得進展
喀斯特適生植物在應對逆境下的氣孔關閉時,常常采取“緊急出路”,利用來自根部的碳酸氫根離子,來解決光合機構“空載”危機。交替利用來自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來自土壤的碳酸氫根離子,是植物適應喀斯特逆境的重要機制之一。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吳沿友課題組成功開發了雙向同位素示蹤培養技術,解決了植物碳
生、炒決明子中無機元素的分析測定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 min-height: 15.0px} p.p2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預算心中做,材料科學儀器真來到!
近日,國家對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貸款階段性財政貼息,鼓勵采購國產設備。會議指出,對高校、職業院校和實訓基地、醫院、新型基礎設施和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設備購置與更新新增貸款,實施階段性鼓勵政策,中央財政貼息2.5個百分點,期限2年。會議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對高新技術企業購置設備的,允許一次性稅前全
中國首創“烯合金”-填補世界材料科學空白
國際石墨烯研究徘徊經年的沉悶局面終于被打破了。中航工業航材院的一組年輕科研人員在國際石墨烯研究領域首創“烯合金”材料,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自主創新,不但發明了一類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高端合金材料,也使我國成為石墨烯這一材料科學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跑者。“烯合金”這一合金材料嶄新名詞從此載入世
亞太材料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出爐
日前,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APAM)會議在日本仙臺東北大學召開。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3人當選,包括(以姓氏筆畫為序):毛新平(寶武研究院)、介萬奇(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首創“烯合金”-填補世界材料科學空白
國際石墨烯研究徘徊經年的沉悶局面終于被打破了。中航工業航材院的一組年輕科研人員在國際石墨烯研究領域首創“烯合金”材料,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自主創新,不但發明了一類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高端合金材料,也使我國成為石墨烯這一材料科學前沿基礎和應用研究的領跑者。“烯合金”這一合金材料嶄新名詞從此載入世
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項目開工
10月30日,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揭牌暨開工儀式在渾南區舉行。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樹深出席儀式并共同為研究中心揭牌。李樹深、副省長盧柯、市長姜有為分別致辭。 沈陽作為我國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在新材料領域集聚了豐富的創新資源,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在創新資源方面,擁有
亞太材料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出爐
日前,兩年一次的亞太材料科學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APAM)會議在日本仙臺東北大學召開。會議選舉出新的院士(Academician)45名。其中我國大陸有13人當選,包括(以姓氏筆畫為序):毛新平(寶武研究院)、介萬奇(西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