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我國首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智能工廠”——中國海油海洋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在天津濱海新區正式開工,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制造數字化轉型再上新臺階。
智能化制造基地二期工程新增建筑面積約1.88萬平方米,而作為二期工程的重點設施,基地將建設一條年加工能力2.2萬噸的結構管線智能生產線,實現生產和質檢的自動化、智能化。二期工程整體建成后,基地將形成由平面分段生產線、工藝管線生產線、結構管線生產線和自動化立體倉庫組成的四大智能生產中心,新建的總裝工位、碼頭及出運通道,將進一步提升基地的總裝能力和船舶靠泊補給保障能力,助力基地生產能力實現翻番。
據了解,自2022年正式投用以來,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累計完成渤中19-6等10余個重要海洋油氣裝備單體制造,鋼材加工量達4.6萬噸,近一個月就將有7座單體完工裝船,迎來投產以來的施工最高峰。通過應用信息化數字系統和智能化生產線,基地全場產線工效提升25%,總裝效率方面較傳統制造模式提升約30%,實現高效率及時生產和高質量準時交付。
10月23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實驗室)與廣州大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建“廣州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據了解,本次合作雙方秉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原則,整合各自優勢資......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針對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Co......
10月13日,由國家計量科學數據中心主辦,湖南省計量檢測研究院協辦的“計量數字化轉型”學術會議在長沙繼續進行。分析測試百科網為您提供全程報道。會議匯聚了計量數字化轉型行業的各方面專家,深入探討數字化轉......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3年工業和信息化領域數據安全典型案例遴選工作。將面向工業領域、電信和互聯網領域組織開展數據安全典型案例遴選,按照技術先進、特點突出的原則,挖掘行業廣泛認可、企......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進,海洋活動愈發頻繁,海洋業務種類愈發多樣,對高效、穩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發迫切。然而,海洋基礎通信設施非常有限、海洋氣象狀況多變、海水影響機理復雜,......
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小波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了題為:Achlorophyllcsynthasewidelyco-optedbyphytoplankt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首次揭示......
10月3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載我國自研海洋拖纜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業,發布了我國首張超深水三維地質勘探圖,標志著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關......
經過一個多月的時間,今天(3日),我國自主研發的海洋拖攬地震勘探采集裝備“海經”系統,順利完成在深度3000米以上的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作業,目前,根據前方報道團隊最新消息,通過現場數據處理,首張由我......
人們很容易把海洋想象成一個盛載著憧憬、冒險和創新的地方,卻又對它知之甚少。大海與大洋有什么區別;海洋與陸地有明確的界限嗎;在海浪中,流動的是能量還是海水;打撈沉船上的貨物是否是合法的行為;斯皮爾伯格的......
奔赴浩瀚的大海采集標本,認真挖掘標本背后的價值,持續開展海洋科普活動……在海洋生物標本收藏量居亞洲首位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工作者加大科普力度,帶領參觀者開啟奇妙的海洋探秘之旅,讓更多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