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自2022年10月31日與航天基礎試驗機柜一起隨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后,至今已開展了為期5個多月的導電環磨屑在軌觀測試驗,成功實現了我國首次在軌對導電環磨屑產生過程和團簇現象的觀測。
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由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制,此項目是我國首次開展的探明帶電磨屑在真空、微重力以及復雜電磁場環境共同作用下的運動和分布規律的技術試驗。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首批上行4個子樣,覆蓋了金合金、銀合金和銅合金等三種材料以及盤式導電環和柱式導電環兩個種類;成型方式上覆蓋了疊裝式和灌封式。經過5個多月的初期連續試驗,試驗裝置在部分圓柱導電環上成功觀測到磨屑的在軌產生過程和團簇現象,試驗取得重大進展,對后續改進各類航天器的空間導電環產品設計、保證航天器在軌可靠穩定運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后續,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將組織對在軌觀測數據開展進一步分析研究,在此基礎上持續優化在軌試驗流程,力爭觀測到更多試驗現象,實現在軌試驗成果最大化。
多項科考項目首次在北冰洋展開一起關注中國第13次北冰洋科考。目前,“雪龍2”號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間,考察隊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尋找合適的海冰區域作為“冰站”進行作業。建立起長期......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自2022年10月31日與航天基礎試驗機柜一起隨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后,至今已開展了為期5個多月的導電環磨屑在軌觀測試驗,成功實現......
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抓總的空間站航天技術試驗領域導電環磨屑試驗裝置自2022年10月31日與航天基礎試驗機柜一起隨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發射入軌后,至今已開展了為期5個多月的導電環磨屑在軌觀測試驗,成功實現......
“穹臺窺象”曾被列為青島十景之一,其中的“穹臺”指的就是座落在老城區觀象山邊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近百年來,這座不大的觀象臺背后,有數位中國天文氣象開拓者的名字熠熠閃光。在這里,孫立南父女“......
1月14日上午,以“攜手共圓海洋夢”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底觀測科學大會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珠海,圍繞國內外海底科學觀測的前沿科學問題和關......
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山東省海洋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大連市海洋發展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自然資源部各海區局:為貫......
為充分發揮校園宇宙線觀測裝置開展科學研究、促進科學教育能力提升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宇宙線觀測和研究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校園宇宙線觀測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于7月23-24日在高能所舉辦了......
記者日前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天津市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站建設已于近日完成。據了解,該站是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站,在地球科學基礎研究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填補了國際地球關鍵帶觀測網絡中......
我國的“天宮”空間站過境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不少攝影愛好者也用記錄下了“天宮”過境的美麗瞬間。天文專家介紹,從本月7日到本月下旬,“天宮”空間站將較為頻繁地過境我國上空,是一段適宜我們觀測的時間。來......
新型雙星系統 圖片來源:M.Weiss/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到一種新型雙星系統,該系統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存在的,但卻始終未能觀測到。這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