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太原5月9日電(記者白國龍、余曉潔)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在發射現場告訴記者,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
“這顆設計壽命8年的衛星,裝載6臺全新研制的觀測載荷,可通過對大氣污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物理要素的監測,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污染狀況。”高分專項應用系統副總師、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主任王橋告訴記者,這顆衛星可探測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為我國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提供高質量的高光譜數據。
童旭東說,與此前發射的采用普通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形狀、尺寸等信息的高分衛星不同,高分五號衛星是我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遙感衛星,具備光譜成像技術,可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衛星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全譜段觀測,探測工作模式多達26種,星上載荷光譜定標精度達0.008波數,為國內衛星之最。
據悉,高分五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衛星和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制生產;發射和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共同承擔地面系統數據接收及處理相關任務。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示范應用。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74次發射。
高分專項,是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于2010年批準啟動實施。此前已成功發射了高分一號、二號、三號、四號衛星,今年還將發射高分六號衛星。
近日,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遙感衛星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玉勝研究團隊在燃煤電廠二氧化碳(CO2)排放的遙感反演估算研究方面取得進展。2月2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基于軌道碳觀測者2號和3號衛星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95.shtm......
16日,記者從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中科院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衛星(SMILE,“微笑”衛星)任務團隊,赴位于荷蘭的歐空局歐洲空間技術中心開展衛星初樣星箭聯合......
2023年1月16日,空間科學(二期)先導專項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全景成像(SMILE)衛星初樣研制總結暨正樣設計評審會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會議由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
1月15日11時14分,清華大學發起的“天格計劃”合作組,4所高校的4顆衛星載荷成功發射!其中,清華大學的GRID-05B衛星載荷,搭載于長光衛星MF02A07星。由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從太原衛星發射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45.shtm1月15日11時14分,清華大學發起的“天格計劃”合作組,4......
記者1月15日從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中科院軟件所)獲悉,北京時間當天11時14分,由該所牽頭研制的“天智二號”D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進入預定軌道,衛星創新方面主要體現為在硬件、軟件和工程組織......
北京時間2023年1月15日11時14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以“一箭十四星”發射方式,成功將齊魯二號/三號衛星及珞珈三號01星、吉林一號高分03D34星等14顆衛星發射升空......
記者10日從西部(重慶)科學城西永微電子產業園區獲悉,由落戶該園區的企業研制的氣象探測衛星“西永微電園1號”和“西永微電園2號”,9日搭載星河動力航天公司谷神星一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
北京時間12月29日12時4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號02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空間環境監測等新技術在軌驗證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