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新華社太原5月9日電(記者白國龍、余曉潔)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 高分專項工程總設計師、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在發射現場告訴記者,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高分專項中一顆重要的科研衛星。它填補了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可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 “這顆設計壽命8年的衛星,裝載6臺全新......閱讀全文
我國最近發射的高分五號衛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 中國航天近期又有一次引人矚目的發射。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衛星。高分五
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高分五號衛星有哪些技術特點?在生態環境領域中如何應用? 答:高分五號衛星又稱高光譜觀測衛星,其優勢是搭載了系列環境應用特色高光譜載荷,包括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全譜段光譜成像探測儀、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大氣主要溫室氣體探測儀、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大氣環境紅外甚高
來自生態環境部近日消息稱,2018年5月9日高分五號衛星已于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送。業內認為,由于譜段范圍寬、光譜分辨率高,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觀測,“高分五號”將在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資源勘查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浩瀚宇宙再添一顆“中國芯”!5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
12月21日上午,由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制的、搭載在“高分五號”衛星上的核心載荷——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大氣主要溫室氣體監測儀(GMI)和大氣氣溶膠多角度偏振探測儀(DPC)通過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環境衛星項目辦組織的在軌測試總結評審。 三臺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國家加快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出臺,不僅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治理標準,而且還在通過多方面推動大氣質量的改善。近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通知,計劃資金250億元。 通過大氣環境監測,對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進行觀察和
近年來,隨著大氣環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國家加快了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的出臺,不僅制定了更為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治理標準,而且還在通過多方面推動大氣質量的改善。近日,財政部發布了關于2019年度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預算通知,計劃資金250億元。通過大氣環境監測,對大氣環境中污染物的濃度進行觀察和分析
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針對《規劃綱要》的編制和實施,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問:如何評價過去5年我國環保科技的進展和成效? 答:“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實施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
中國26日成功發射的“高分一號”衛星,如同安在天空上的銳利“眼睛”,將和其他衛星一起,幫助科學家從空中監測大氣污染。 出席正在北京舉行的第35屆環境遙感大會的科學家透露,中國正加強對遙感技術的應用,通過對中國、美國、歐洲的衛星數據綜合分析,以期更全面、準確地掌握大氣污染狀況。
遙感監測是天地一體化生態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宏觀、快速、定量、準確等特點,是監測生態環境動態變化最可行、最有效的技術支撐,可推動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由點上向面上發展、由靜態向動態發展、由平面向立體發展。 高分五號衛星具有高光譜、大范圍、高重訪、定量化探測等特點,其搭載的大氣載荷
記者從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獲悉,該院近日基于高分五號衛星上搭載的多角度偏振成像儀(DPC)獲得了首幅全球3.3公里空間尺度的細粒子氣溶膠光學厚度(AODf)分布圖。這是國際上目前空間分辨率最高的AODf遙感觀測數據集,可為大氣主要污染成分(PM2.5等)的空間信息獲取提供關鍵基礎產品。 據中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規定了項目結題驗收的時間、驗收重點等,詳情如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8〕38號各項目依托部門: 國家重點基礎研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9〕308號 各有關項目依托部門: 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
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的“2007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科教儀器/生物技術展覽會”將于6月19 日在廣州開幕。本展覽已成功舉辦了6屆,涵蓋范圍和應用領域廣泛,包括:分析測試、科研教學、實驗室、企業研發
華南地區唯一的分析測試儀器、高教儀器、專業科學儀器,也是泛珠三角地區科技分析儀器和實驗室儀器行業最大的專業展會———中國(廣州)國際分析測試/生物技術/高等教育儀器展覽會暨技術研討會,明天起至21日將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流花展覽館)舉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科技部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國發[2014]64號,以下簡稱國發64號文件),其明確規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面向事關國計民生需要長期演進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以及事關產業核心競
201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專家審定會日前在京結束,共有98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目前,此次評選活動進入公示異議期。異議期自公示之日起為期60天。 本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是繼1999年首屆評選后的第十三次評選,評選對象為全國所有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間的博
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與德國科學基金會(DFG)雙邊合作協議,2018年雙方共同征集和資助中德合作研究項目。經過公開征集,我委共收到項目申請412項,經初步審查并與德方核對清單,確定394項申請通過初審,現將通過初審的項目申請公布如下: 序號 科學部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