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402/t20240201_6983371.html
近日,我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研究組(1824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開發了強烈左手性圓偏振發光(L-CPL)的手性熒光復合膜,突破了長期以來納米纖維素衍生化只有右手性圓偏振發光(R-CPL)的現狀,為納米纖維素手性圓偏振光的不對稱性研究奠定了基礎。
圓偏振發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為諸多新興技術發展提供了機會,如量子計算與信息加密、3D裸眼顯示、不對稱催化、手性傳感和手性生物分子成像等。如何同時獲得大不對稱因子(glum)和高量子產率(Φ)的圓偏振發光材料是實現這些應用的基礎。具有液晶相的纖維素納米晶體(CNC)與強熒光成分自組裝研究為這個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然而,傳統的CNC體系僅產生R-CPL,無L-CPL,限制了手性功能化應用。
卿光焱團隊長期致力于納米纖維素的手性功能化研究,前期開發了多模式、可轉換的手性光學防偽薄膜(Adv. Funct. Mater.,2022 )、光子纖維素納米晶的柔性汗液傳感器(Small,2023)。在此基礎上,本工作中,團隊提出了羥丙基纖維素結合聚集誘導發光體共組裝構筑L-CPL的策略,獲得了大glum(+0.51)和高Φ(55.8%)的手性熒光薄膜。此外,該薄膜還展現出柔韌性、耐溶劑性、結構色可調性和多色L-CPL等綜合特性,可以作為耐用性和多模式的光學防偽標識,印刷在織物上,即使經過反復洗滌干燥,仍能保持光學穩定性;還可以作為手性光源,實現相反L-CPL/R-CPL誘導不對稱光聚合反應。該工作有望推動納米纖維素手性光學材料在圓偏振3D顯示器、手性分子傳感和CPL成像等方面的應用。
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nse Left-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in Chiral Nematic Hydroxypropyl Cellulose Composite Films”為題,于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該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1824組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黃裕曉,上述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遼寧省興遼英才計劃、我所創新基金等項目的支持。(文/圖?張福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1421.shtm10月11日,科幻電影《749局》科影融合特別場在京舉行。電影主創團隊與科技領域相......
10月11日,甘肅省迎來了職業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大學正式揭牌成立。這一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歷經六十八載發展的甘肅省唯一一所林業類高等院校,正式邁入了本科教育的新階段,開啟了新的征......
”標志性科考活動獲系列重大突破 “第二次青藏科考標志性科考活動守護水塔‘一原兩湖三江’科考主體任務已經基本完成,這次科考從天到地、從冰到水取得了全方位的進展。”第二次青藏科考隊隊長、中國科學......
關于確定2024年國家環境健康管理試點名單的通知北京市、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江西省、山東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陜西省、青海省生態環境廳......
10月8日,華中農業大學果蔬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藥用植物資源可持續利用團隊梅之南教授和楊慶勇教授課題組,發布了首個專門面向菊科植物的多組學數據庫平臺——AsteraceaeMulti......
實驗桌上堆放著精密儀器和焊接工具,電腦上是正在運行的電路圖,一頁頁寫滿了數據、畫滿了圖樣的紙張在桌面鋪開,各式或大或小的電子元件前,南京郵電大學工程實驗教學部創新中心副主任郝學元正在埋首研制電工電子實......
近日,記者從中國計量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蜜蜂與蜂產品學研究團隊主持的兩項推薦性國家標準《GB/T44349-2024 蜂花粉總多酚的檢測福林酚試劑比色法》和《GB/T44350-202......
10月10日,由廣東省機械行業協會組織并主持召開的“面向軟性物料的多級賦碼追溯柔性包裝生產線研制與應用”項目科技成果鑒定會議在廣東佛山舉行。經專家鑒定,該項目成果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記者獲悉......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組培與轉基因團隊在全球率先獲得了橡膠樹CRISPR/Cas9純合基因編輯橡膠苗。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經濟作物和產品》(IndustrialCropsandProd......
近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香(大)蕉栽培生理生態研究組從森林鏈霉菌2-6中分離獲得抗枯萎病菌(FocTR4)的活性物質FluvirucinB6,解析了該抗真菌物質的抑菌作用位點及抑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