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康俊勇教授課題組研發成功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即將氧化鋅和硒化鋅兩種寬帶隙半導體材料用作太陽能電池,從而大大穩定了太陽能電池的性能并使其壽命延長。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寬帶隙半導體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近期,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的《材料化學》雜志發表了這一成果,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
所謂寬帶隙半導體,一般是指室溫下帶隙大于2.0電子伏特的半導體材料。從物理學上來講,帶隙越寬,其物理化學性質就越穩定,抗輻射性能越好,壽命也越長;但與此相對應,帶隙寬的一個缺點是——這種材料對太陽光的吸收較少,光電轉換效率低。由于這種“致命性缺陷”,寬帶隙半導體材料以往在太陽能電池中不用作發電的關鍵結構,而僅用作電極。
據介紹,目前,在太陽能電池中,應用較多的是硅太陽能電池,但其壽命有限。針對硅電池“壽命短”的問題,從2005年起,廈門大學半導體光子學中心的專家們將眼光瞄向了具有穩定物理化學性質、抗輻射性能好、“壽命長”的寬帶隙半導體,致力于“寬帶隙半導體在太陽能電池應用”的研究。
經過深入研究,課題組發現,有兩個制約“轉化”的瓶頸:一是能否形成光生電流;二是能否提高寬帶隙半導體的吸光率。
最讓課題組“費腦筋”的是如何讓光電子“流動”起來。經過多次實驗,課題組決定,選用兩種寬帶隙半導體材料——氧化鋅和硒化鋅作為太陽能電池的材料,形成類似于PN結的帶階,讓電流“流動”起來。
同時,課題組在提高吸光率上也大“做文章”——“改革”了以往的制備方式,通過控制條件,讓兩種材料實現共格生長,首次形成新型量子結構,大幅度降低了寬帶隙半導體的有效帶隙,增加了吸收太陽光的范圍。同時,將疊層狀的薄膜形式改為一根一根的同軸線形式,每根僅有200納米。這樣一來,吸光面積大幅度增加,吸光率也隨之提高。
日前,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太陽能電池研究人員和第一太陽能公司歐洲技術中心合作,在學術期刊《自然—能源》發表成果,將銅銦鎵硒(CIGS)太陽能電池發電量實現了23.64%的效率,創下新紀錄。根據國際能源署的......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和第一太陽能歐洲技術中心科學家攜手,研制出一款新型銅銦鎵硒(CIGS)太陽能電池,其能源轉換效率高達23.64%,創下同類太陽能電池能效新紀錄。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雜志......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沈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劉崗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團隊合作,研制出將半導體顆粒嵌入液態金屬實現規模化成膜的新技術,并構建出新型仿生人工光合成膜,其具有類似樹葉的功能,在太......
美東時間周三,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在加州圣荷西舉辦了首次晶圓代工活動。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Raimondo)在活動上表示,如果美國想在半導體領域“引領世界”,就要進一步加大政府補貼投資,比......
摘要:當地時間2月19日,美國政府表示,將向GlobalFoundries(格芯)提供15億美元資金,以擴大半導體生產,以加強美國國內供應鏈。據外電報道,根據格芯與美國商務部達成的初步協議,該公司將在......
【2023年2月6日,中芯國際(00981.HK/688981.SH)和華虹半導體(01347.HK/688347.SH)同步發布了2023年度財報。】中芯國際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收入約為16.78......
EUV(極紫外光刻)技術在半導體行業備受矚目。據ASML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EUV光刻機的預定額從5億歐元猛增至第四季度的56億歐元,預計將在2025年前后交付。這一技術由日本工程師木下博夫......
近幾年來,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在活性層材料設計、器件加工優化、穩定性提高等方面取得了發展,特別是功率轉換效率已達到19%以上,為未來商業化應用提供了保障。Y系列非富勒烯受體的出現,有效提高了OS......
1月22日,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上海合晶”)披露招股意向書等公告,正式啟動上交所科創板發行工作。公告顯示,本次公司擬公開發行6620.6036萬股,募集資金主要用于低阻單晶成長及優質......
半導體被譽為“制造業的大腦”和“信息產業的基石”,回顧2023年,面對全球經濟下行等挑戰,全球半導體行業依然在逆境中走出了一道U型曲線。半導體巨頭風頭正盛,實力與創新兼具的“新勢力”也層出不窮。在一個......